分享

董建华胁痛治验心得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10-11
胁痛为病,责于肝胆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内经》对本病记载甚详,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灵枢·胀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欬而汗出”(《素问·缪刺论》);“胆胀者,胁下痛张,口中苦,善太息”(《灵枢·胀论》)。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胁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胆的病变引起的。所以古代不少医家认为,胁痛之病,责于肝胆,如张景岳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景岳全书·胁痛》)

病起多因,不外寒热瘀三种
引起胁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内经》认为,胁痛虽起因众多,不外于寒、热、瘀三种。“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素问·举痛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素问·刺热论》)。“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灵枢·五邪》)。肝属木,性刚强,喜条达,恶抑郁,职司疏泄;胆为中清之府。若情志失调,寒温不适,致使肝胆郁阻,疏泄失司,均可导致胁痛。按照《内经》关于寒、热、瘀诸因导致胁痛的理论,我在临床上常把胁痛归纳为肝郁气滞、肝脉瘀阻和肝胆湿热三类。

一、肝郁气滞
情志抑郁,暴怒伤肝,悲哀气结,肝失调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诚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上说的:“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络。”《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也说:“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胠胁肋痛。”肝郁气滞胁痛的主要见症是:胁肋疼痛,以胀痛为主,疼痛常随情志变动而增减,并常伴食欲减少,嗳气恶心,苔薄,脉弦等候。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用柴胡疏肝,配香附、枳壳理气;川芎活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胁痛甚者,酌增青皮、郁金、金铃子、元胡,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之作用;若肝气横逆,脾运失常,症见胁痛而肠鸣腹泄者,可入防风、扁豆、苍术、薏苡仁以泄肝健脾止泻;如兼胃失和降,症见胁痛而恶心呕吐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枳实、竹茹以和胃止呕。
病案举例:杨某,女,46岁。1971年7月22日初诊:右上腹及胁肋阵阵疼痛,牵引右背及肩胛已有六天,常泛恶。入某医院住院。西医诊断为胆囊炎,用消炎止痛药无效,应邀会诊。诊时:右上腹及胁肋疼痛颇剧,按之更甚。伴有嗳气恶心,甚则呕吐。食欲减退,小便色黄。舌质红而少苔,脉象细弦。病系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呕。处方:柴胡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2克 元胡6克 竹茹10克 枳壳10克 青皮、陈皮各6克 川楝子10克(3剂)。7月25日二诊:服上方3剂,右上腹及胁肋痛均有减轻,已不牵引肩背,恶心亦少,自觉胸脘痞闷。气滞稍减,但肝胃未和,再以原方去竹茹,加香附10克、郁金10克续进。7月28日三诊:服上方3剂,痛解思食,恶心已止,胸脘痞闷已除,精神亦振,舌红转淡,布有薄白苔。效不更方,去延胡索、川楝子。再服6剂,痊愈出院。患者以右上腹及胁肋痛为主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肝胆二经之气与火易于串动,胸胁为其分野,故其疼痛,首先于胁肋及右上腹,甚则牵引后肩及背胛,嗳气、呕逆、满闷,此乃肝气侮胃。故以疏肝理气为主,佐以和胃止呕,肝胆得以疏泄,胃降络和,其痛即止,他症亦除。

二、肝脉瘀阻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气郁日久,血行不畅,肝脉瘀阻,瘀血停积,胁络不畅,出现胁痛。强力负重,跌损受伤,瘀血停留,胁络被阻,都可导致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污血胁痛》:“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必归胁下故也。”此即“久病在络,气血皆窒”的意思。气滞与血瘀,是互相影响的,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亦可导致气滞,二者既能先后出现,亦可同时存在。那么如何区分呢?张景岳讲得清楚,他说:“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景岳全书·胁痛》)
气滞胁痛多以胀痛为主,且痛无定处,游走无常,血瘀胁痛多以刺痛为主,且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或胁肋下见癥块,舌质紫暗,并有瘀点,脉象沉涩。胀则气滞,刺则血瘀,这是区分二者的要领。治疗血瘀胁痛,应以疏肝理气解郁,化瘀活络止痛为法。方可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主之。
病案举例:姜某,女,23岁。1977年8月19日初诊:右胁疼,已有两年,近年尤重,甚则牵引后背肩胛,痛如针刺,纳呆,食后脘胀,不呕不呃,肢倦乏力,伴有偏头痛。二便正常,经来量多错后,色暗带有血块。肝功能检查正常,胆囊造影未见异常。舌质红,尖有瘀点,苔薄而白,脉急弦细。病系肝郁气滞日久,肝脉瘀阻作痛。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化瘀活络止痛。处方:柴胡10克 白芍10克 郁金5克 香附10克 川楝子10克 元胡5克 甘草6克 丹参12克 生牡蛎12克(先煎) 青皮、陈皮各5克 枳壳10克(6剂)。9月2日二诊:服药6剂,胁背痛显著减轻,偏头痛亦有好转。唯食后脘胀未解。再以前方去甘草加焦三仙为治。上方续进6剂,病痊愈。两月后随访,未曾复发。患者胁痛如刺,舌有瘀点,此乃血瘀胁痛的主证。关于偏头痛的发作,亦为肝经气火上扰所致。因此,着重于疏肝理气解郁,化瘀活络止痛。方宗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出入,佐以通络止痛化瘀之丹参、郁金、生牡蛎等味,药对病机,故两年沉疴,仅服药10余剂而收全功。

三、肝胆湿热
外邪内侵,或饮食失调,以致湿热蕴积于肝胆,脉络失和,疏泄失司,也可以引起胁痛。肝胆湿热的胁痛主要见症是:胁痛阵阵,寒热往来,胸闷纳呆,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目赤或黄,躯体色黄,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宜疏泄肝胆,清热通腑。方用大柴胡汤随症加减。柴胡疏肝,可透达少阳之邪外出;黄芩清泄少阳,清热除烦;大黄泻热通肠,行瘀破积;三药配伍,能解蕴积于肝胆之湿热。白芍柔肝止痛;枳实破气消积,与诸药配合,能除胁痛苦满、心烦和寒热往来之症。半夏、生姜可和胃降逆止呕。因此,用大柴胡汤随症加减,治湿热蕴结于肝胆之胁痛,效果较为理想。
病案举例:胡某,女,29岁。1977年8月30日初诊:阵发性右胁疼痛已历两年余。初起每年疼痛二三次,近一年中每月疼痛一两次,痛甚如绞,难以忍受,伴有恶寒发热,呕吐苦酸水液,曾住院治疗,疑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未做胆囊造影。经消炎止痛处理后疼痛缓解。近日病又复发,右胁疼痛,波及胃脘,有时嗳气或呕吐恶心,纳差,神疲,口苦咽干,大便干结,三四日一次,小便短赤。舌尖红苔根黄腻,脉象弦细。病属肝胆湿热,失于疏泄,阳明燥屎内结,腑行不畅。治宜疏肝泄胆,清热通腑。处方:柴胡12克 黄芩10克 白芍12克 枳实10克 茯苓12克 金钱草30克 栀子10克 大黄10克 生姜10克 当归10克(6剂)。9月6日二诊:服上药6剂,右胁疼痛减轻,嗳气呕吐亦除,腑气已通,初硬后溏,每日1次,胃已不痛,但有胀满感,小便仍黄,舌尖红,苔转薄白、脉弦细。查肝功能正常。再以原方增删,减大黄之量,去栀子、生姜,加大腹子皮、车前子。9月23日三诊:服上方5剂后,疼痛基本消失,胃脘胀满亦有减轻。自觉上方有效未来就诊,又照原方服6剂后,右胁痛止,胃胀近消,唯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去大腹皮、大黄、金钱草,减柴胡,入山药、扁豆、神曲,以健脾胃,巩固疗效。上药又进6剂,诸病痊愈,3个月后随访病未复发。本证胁痛,伴有寒热,口苦咽干,脘痛,纳呆,便结,尿赤,苔黄腻等候,都是由于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其中寒热、口苦咽干等为少阳证,胃脘胀痛,区恶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为阳明腑实证。故用大柴胡汤加减,以疏利肝胆,清热通腑,入茯苓、金钱草、栀子以清利湿热,加当归配合白芍以养血和营止痛,这样内通外攘,湿热清,肝疏利,气血畅,故诸症均消,疗效颇佳。

混淆之候,必须详加细别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素问·脏气法时论》)。《内经》上讲的这一种由于心血瘀阻所引起的胁痛,同肝胆病变引起的胁痛,容易混淆,必须详细辨别。就我自己的临床体会来说,我认为二者的区别有这样四点:
1.二者都有胁痛和胸痛的病证,但前者多以胸痛为主,后者多以胁痛为主。
2.前者常伴心悸、气短、面青、唇爪青紫等心经病证候;后者往往伴有纳呆、吐恶等脾胃病症状。
3.前者疼痛,往往呈阵发性,常与气候变化有关;后者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4.前者胸痛,常沿左臂手少阴及手太阴经放射;后者胁痛往往牵引少腹为多见。
总之,只要抓住胸痛还是胁痛这一主症,同时详细审察其他症状,二者是完全可以区别的。

备注:本文选自《董建华临证治验录》,董建华原著,董乾乾、饶芸整理,中国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年出版。图片、文字均源自网络,特表谢意。如有意进一步深入学习,请在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引用之旨在学习交流,版权仍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请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