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第一针:关于乙肝疫苗注射的5个注意事项!

 常笑健康 2020-10-12


▼本文作者▼


乙肝疫苗功不可没

在1992年,我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9.75%,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新生儿感染率大幅下降。2014年的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携带率已下降到0.32%。意味着实施乙肝疫苗以来,超过8000万的儿童免于乙肝感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没有免疫的人群和高危人群。对于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注射有何注意事项?

关于乙肝疫苗,你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



1. 对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尽早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2. 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尽早注射100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于接种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10 mIU/mL,可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阳性,为免疫失败,应定期监测。


3. 对于HBsAg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在出生12 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满1月龄后,再按0、1和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4. 新生儿在出生12 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二: 如何补种?



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第1针与第2针间隔时间应≥28d,第2针与第3针间隔时间应≥60d。


三: 乙肝疫苗注射没有反应者该如何接种?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成人,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 u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 ug或3针20u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四:意外暴露乙型肝炎病毒者该如何处理?



1. 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用0.9%NaCl溶液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处理。

2. 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 3-6个月后复查。

3. 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 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00~4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 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 μg)。
 

五:高危人群筛查和疫苗接种



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中或就医时,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对高危人群、孕妇、接受抗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或直接抗HCV药物治疗者、HIV感染者,筛查HBsAg、抗-HBc和抗-HBs,对均阴性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作者介绍

蒋卫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导

华山北院感染科     执行主任

简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艾滋病学组成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艾滋病学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骨结核组成员;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成员

擅  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各种发热性疾病、寄生虫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华山总院门诊时间:周一下午(肝病门诊)、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华山北院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