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为老子反文明,是一种误解

 淋浴阳光书屋ch 2020-10-12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成就在诸子百家中是超群的,现代的哲学家更是无法与他相比。

因为老子哲理的难度很高,造成很多人对他的思想难以理解,甚至有些人以为老子有些思想是反文明的。本文总结了社会上误解老子的五个主要方面,逐个加以解释和澄清。

老子

一,老子《道德经》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在这句话中,老子不崇尚贤才,不推崇贵重之物。有些人认为,这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反的,是反文明的。

现代社会确实有越来越推崇贤才,越来越推崇贵重物品的趋势。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物极必反的。当推崇贤才、推崇贵重物品的思想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后,又会往减轻的方向发展。就是往没有贵贱之分,人人平等、物物平等的思想方向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思想已经开始兴起。老子不崇尚贤才,就是把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人人平等思想。

道德经

二,老子《道德经》讲过:“绝圣弃智,盗贼无有”。有些人认为,老子这句话中的“灭除圣人,放弃智慧”,是违反社会发展方向的,是反文明的。

实际上,这句话是老子根据人类社会的规律判断出来的结论。社会中总是好与坏同时并存的。没有好,也就没有坏。

现代社会已经兴起了人人平等思想。随着将来社会文明程度的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会实现彻底的人人平等。到那时,只有不同职业的人,再也没有圣人这一个概念。那时圣人消失了,盗贼和所有犯罪的事情也都会消失。

三,老子讲:“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有些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应该争做第一,敢于引领众人的发展。老子却提倡不为人先,只跟在别人后面走,这是反现代文明的。

道德经

如果有能力争得了第一,领导众人的发展,当然也是好事。但如果有智慧,却不与人争地位和利益而甘居人后,这是有高修养的表现,这也是很可贵的。

不为天下先不但不是反文明,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应该受到称赞的。

第四,老子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有些人认为,现在社会普遍都在加强教育,增长人们的智慧。而老子却反对以智慧治国,这是反文明。其实不然!

人智慧的发展是物极必反的过程。这就像老子所说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说,在为学阶段,知识和智慧会逐渐地增加。当智慧高到一定高度之后进入为道阶段,智慧和智巧将会越来越少。最后变为了没有智慧,这时就达到了“无为”的状态。

道德经

不以智慧治国就是“无为”治国,只有很高智慧的人才能做到,而且治国效果比用智慧治国会更好。所以,不以智慧治国不是反文明,而是更好的治国方法。

第五,老子讲“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重死而不远徙。虽有甲兵,而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在这段话中认为,理想社会应该是,百姓重新采用原始社会结绳记事的生活方式。邻国之间即使鸡犬声可以互相听到,却老死不相往来。有些人认为,这与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交往越来越密切的趋势是相反的,是反文明的。其实不然!

老子这段话描述的是,将来人类达到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景象。

到那时,世界重新分成了很多的小国,每个小国的居民都很稀少。因为人人家里都非常富裕,所以,虽然人人家中都有很多高级的器具,却不再愿意使用。而是喜欢使用比较原始简单的,比如结绳记事那样的方式生活。因为已经是高度繁荣富裕的社会,人们对出门旅游及人际关系交往已经多得感到厌倦。所以人们只愿意在家附近活动,而不愿意远游。邻国之间虽然鸡犬之声互相都能听到,但却老死也不互相往来。因为社会已经高度文明,所以国家中虽然还有军队和武器,却没有什么用处。这都是将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出现的景象。

日本学者汤川秀树也说过:“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老子哲理之深刻,是世界所有哲学家中很少见的。它不仅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

#国学经典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