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文以载道』,有了阶级之后,文学确实容易被政治利用。 文学是个洗脑、愚民的好工具。 文学天然容易被利用,但文学天生不是为了政治而生的。 文学的产生,窃以为是歌颂生活,歌颂自己,歌颂未知。 刻在鼎器上的甲骨文,和圣旨上的文字一样,难以得到真正流传。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不能算作真正的文学。 自古以来,文学难以和政治分开,这是政治的胜利,文学的无奈。 说回到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被教科书标签化为斗士,是发生在鲁迅身后。 鲁迅身前,有自己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战斗,从没把自己的文字当成某一派的政治工具。 这一点上,真有魏晋风骨,独立之精神,是人类生而为人的最高文明。 鲁迅身后,被政党因为政治因素,提到高位。 人人都见识了他的愤怒,倔老头,谁也看不惯,不服气,刻薄,又能洞察人性。 活得太明白了,会招人嫉恨。 后来,时代背景慢慢淡去,人们不再愿意消化那些愤怒的、战斗性的檄文。 所以,有了论断,认为周作人写风物,林语堂写小说,都比鲁迅要好,更容易存世和流传。 在那个年代,附庸风雅,写风花雪月,躲进小楼,不是难事。 但敢刻薄,敢愤怒,敢以笔斗权威,这样的人,让人钦佩。 有些文字,你学的来,有些文字,学也学不会。 鲁迅属于后者。 只不过,后人认为这样的文字,能够为政治服务而已。 还有人把诗经里的情诗,硬说成是君臣之间的情感呢。 鲁迅只负责表达,书写,身后事,那是后人的事。 教科书选《记念刘和珍君》《社戏》《三味书屋》当然是好文章,但不应该让读鲁迅的人,认为鲁迅就只写了这一些。 硬把一个丰富的作家,贴上一个标签,那是教科书的罪恶。 鲁迅幼功深厚,古文、外文、设计、医学、版画、诗歌、文学史都有涉猎,而且都有其耀眼成就。 要说文字好坏,有几个层面可以作为参考。 和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用的是古文,虽然鲁迅更偏爱白话文,说这部小说集佶屈聱牙,但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古文功底,令人赞叹。 后来,鲁迅自己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用了不同的方式。 他在给瞿秋白的信里这样说: 翻译有多难,大家都知道,信达雅,三个字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随便摘录一两句吧。 《故事新编》里,解构神话,嘲弄正统,虽然鲁迅自己说,是游戏之作,但思想之前卫,文风之大胆,现在读来也不过时。 这些文字是经过时间洗礼的。 神话传说是中国独有的,后来舶来的,被中国很多作家叹为观止的魔幻现实主义,并非中国本土所有。 鲁迅的《故事新编》很东方,很中国,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提升。 这一点,后来鲜有人做到。 《狂人日记》受到果戈里《死魂灵》的影响,但是本土化做的极好。 写实,最难,但也最有嚼劲。 杜甫的诗作就是个例子。 《狂人日记》在白话文小说里,地位毋庸置疑,开宗立派之作,说最好的小说,可能过誉,但也是宗师级别。 《阿Q正传》用不长的篇幅,塑造了一个中国小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物,替小人物著书立传,小人物就成了大人物。 鲁迅写白话诗,抛开那些后人赋予的政治意义,但从文字本身,也是一等一的好。 要知道,在此前,汉字诗作可都是四字,五言,七言,长短句,白话诗是新鲜事物。 说到了诗作,就举个有趣的例子,可以窥见,鲁迅先生的生活趣味。 不是所有文字,都像教科书里一样无趣的。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不知道为何,读到这首诗,觉得鲁迅可爱,黑色幽默,骂人也骂的与众不同。 是个可爱的老头。 五百年来谁著史? 在文学史上,鲁迅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我之前都是当成文学常识来背的。 后来,我开始系统地读中国小说,才发现《中国小说史略》的可贵。 读的时候,有种恍惚感,似乎能听到鲁迅穿长袍,叼着烟,在给我讲志人志怪,讲干宝搜神,讲唐传奇。 司马迁说,要著书立说,藏之名山。 鲁迅做到了。 不但做到了,还做得很耀眼。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写得了檄文,作得了小说,研究过版画,懂生理和生化,能设计logo,细致地记录着书账,校对过古籍,能翻译,能写诗…… 在精神层面,哪只是两株枣树能概括的呢。 希望我们都别忙着把人变成神,神是死的,二维的。 还是把神都变成人吧,人是活的,三维立体的。 只是遗憾,不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只恨古人吾不见。 好在,鲁迅看得很开,无论是那句『我一个也不宽恕』的遗言,还是作品。 鲁迅已然活出了自我。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最后,以鲁迅先生的诗句为结尾。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