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诺亚第运动康复 2020-10-13

       两周前,有位多年前工作中认识的朋友见到我,向我谈起他右侧肩关节在外展手臂时,肩关节内部会产生疼痛的问题,通过一系列评估排查,最终确定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手法松解锁骨下肌后疼痛消失。朋友非常高兴,开开心心又去做胸部肌肉训练去了。所以萌生了想与大家讨论一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想法。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又称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肩峰下疼痛综合征、肩夹击综合征等,是肩关节的活动引起肩峰和肩袖以及肩峰下滑囊撞击,从而导致肩袖肌腱炎(冈上肌腱炎、冈下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和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比较多见,各类人群中都有发生,为什么肩峰下撞击如此多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解剖结构性因素

       通常所讲的肩关节是狭义的肩关节,也就是由肱骨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的盂肱关节。广义的肩关节是由肱骨、肩胛骨和锁骨三块骨头和肋骨形成的胸廓组成的,这几部分结构组成了三个关节和一个类关节连结:

1) 盂肱关节;

2) 胸锁关节;

3) 肩锁关节;

4) 肩胛胸壁间类关节连结。

       肩关节在进行运动时,四部分关节必须协调运动,如有一部分关节出现功能障碍将影响肩关节的整体运动,导致肩峰下产生撞击。

二、肩关节活动的复杂性因素

       真正理解肩关节活动,必须了解“肩肱节律”。所谓肩肱节律是讲肩关节在进行运动时肱骨和肩胛骨运动的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盂肱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盂肱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因此,正常手臂上举有 90-110度是盂肱关节负责,剩下的 60-70 度由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负责。两者总和为180度。肩胛骨如固定不动,上臂只能主动抬起至90度,被动抬起至120度,如果没有胸锁关节和前锯肌配合,手臂就无法抬高。其肩部活动至少减去正常活动的1/3。

       肩关节活动时关节活动复杂,如果肩肱节律被打破,必然带来肩峰下撞击。

三、肌肉因素

       连接在肩胛骨上的肌肉影响肩胛骨的运动,连接在肩胛骨上的肌肉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前锯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三角肌、胸小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舌骨肌十六块肌肉,这十六块肌肉直接影响着肩胛骨的运动。

       如果这十六部分肌肉中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出现力量不足,如: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锯肌,肩胛骨的上回旋出现障碍,导致肩峰下撞击;同时,如果使肩胛骨产生下回旋的肌肉出现弹性势能不足,如:肩胛提肌、胸小肌等,肩胛骨的上回旋也会出现障碍,导致肩峰下撞击。

四、位置因素

       肩峰下方和肱骨头上方这个位置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病理生理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位置通常称为冈上肌出口。它是全身中唯一一个肌肉或肌腱穿过两骨之间的地方。此处,肩袖覆盖了肱骨头的顶部,然后又被肩峰下的表面所覆盖。

       大多数活动中,冈上肌及其肌腱陷入肩峰和肱骨头之间,但有时肩关节运动到达极限幅度时,肩胛下肌和冈下肌也会进入冈上肌出口。除肩袖肌腱外,冈上肌出口处还含有肩峰下滑囊,且其内下方有喙肩韧带为屏蔽。当这些组织结构发炎或肿胀时,在这一空间狭小的区域内将出现撞击综合征。冈上肌出口处充满了粘液或炎性液体,因此活动时两侧骨将撞击出口内的组织结构。而撞击又会导致炎症或肿胀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肩峰下撞击的因素有很多,以上是笔者从常见的因素出发进行的粗浅分析,必有不全或不妥之处,望大家多提意见,不吝指教!

 
本文作者:王振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