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每一个人都有再次成长的可能

 阳光之波 2020-10-13

——读《终身成长》有感

主持人朱丹最近因为口误的事情被网民吐槽得厉害,一个曾经在主持界做得风生水起的人遭遇这种场景,也确实是无言以对。但无论如何,以其现在的状态去评判她已有的能力,这份吃瓜的力度有些用之过猛。现实生活中往往还有此类的翻版,名气越大越不敢轻易尝试,越有违初衷,越身不由己。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怎么样让大家从这样的魔咒里解救出来?读完《终身成长》这本书,你或许会有所感悟。

这本书认为人类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说:“不要担心你会经常犯错误,错误就是你可以学习的地方,真正的问题是你怎样从错误中学习。”任何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而且犯错误所遭到的惩罚有时候还有点大。错误之所以会发生,就是提醒你有某个平时被忽略的因素存在,我们需要去正视它、重视它,并改正它,这样我们就从错误中认真地汲取到教训。那么,这错误也就有了成长的价值。这就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该干的事情。倘若相反,对于错误总是逃避、拒绝、害怕,并且因此绕着走,一旦失败了或失误了,就彻底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丧失信心,这就是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经常干的事情。

这是源于人们对能力的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而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这两种对于能力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他们不同的行动。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直接把发生的事情当作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事请办妥了,就能够证明自身的能力;事请办砸了,就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很容易自我贴标签,并被这些标签束缚。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能力来自于正视问题和刻苦的练习。事请办好了,是因为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了;而事请办砸了,是因为自己的准备还不充足,细节考虑得还不够周到。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很期待成功,但又害怕成功。成功让他们朝思暮想,却又寝食难安。成功可以证明他们自身的能力,但成功之后能否一直保持,却又成为了他们焦躁不安的事情。他们很容易把成功当成负担。“当你的与众不同之处和特殊天赋都处在危险当中时,一切都不会再有乐趣”。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很关注自身的进步,成功与否并非是他们的必需品。他们觉得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去拼搏了、奋斗了,即便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也无怨无悔。他们从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就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了。而成功,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激情所带来的副产品而已。即便成功了,对他们而言,也不过是一个新的出发点而已。

正因为这样,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拥有更好的专注力、更强大的执行力。

如果我们不以当下的成就、职位、身份为限,那么此后的每一天,对于我们而言,都将会是崭新的一天,积极的一天,向上的一天!而此后的余生,都将会是新生命的成长!


作者介绍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教授,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的著作《自我理论:它们如何影响动机、人格与发展》(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被世界教育联谊会(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选为年度好书。她经常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撰写文章,也曾登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今天》和美国广播公司的《20/20》等新闻节目


读书精选


读书

通化之书

丨更多

读书

争做五类人

丨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