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度近视防治从娃娃抓起

 钱首相小泉 2020-10-13
高度近视防治从娃娃抓起

近视眼是目前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高度近视眼由于其伴发的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青光眼等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

随着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逐年上升,并且近视发生低龄化日益明显。可见,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高度近视防治应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

高度近视防治从娃娃抓起

近视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遗传因素目前尚无法进行防治,关键在于改善后天环境。许多家长为了治疗孩子的近视眼想尽了办法,却仍不能阻止孩子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其实与其被动地保护婴幼儿视力,不如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学龄儿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写中度过,端正读写姿势非常重要。而如今电子产品如IPad等的更新换代也使得孩子沉迷其中,家长应减少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多做户外运动,使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高度近视防治从娃娃抓起

当孩子出现视物模糊,眯眼的时候,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去眼科门诊就诊进行散瞳验光。多数家长都会对散瞳验光感到恐惧,其实不然,验光查屈光度,就等于测量山有多高,标准是从海平面计算,因此必须先进行睫状肌麻痹(散瞳),才能验出正确的屈光度。而散瞳验光对孩子是没有伤害的,瞳孔仅是暂时散大,此时仅有短期看近物模糊,畏强光现象,瞳孔恢复后一切正常。而且对少数调节过强的近视眼来说,散瞳滴眼液还是一种治疗剂。对于学龄前儿童,父母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会孩子认识视力表,并要反复测量,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就医;对幼儿不会指认视力表时,父母可捂住孩子一只眼睛,孩子高兴大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睛却没有反应时,说明这只眼视力有问题。

高度近视防治从娃娃抓起

当孩子出现近视时,父母也不必慌张,很多家长不希望孩子近视戴镜,认为戴镜近视会越戴越深。这是个错误的观点,戴镜是为了提供清晰的视力,对于裸眼视力差的孩子,近视不戴镜,孩子在远距离用眼时会采取眯眼的方式来获得清晰视力。长此以往,不仅近视加深,同时还由于长期眯眼导致散光的出现及进展。当然,除了配戴框架眼镜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矫正近视。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RGP)相对框架眼镜而言,在获得清晰视力的同时可以使近视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可控制近视进展。对于中低度近视孩子来说,在适应症范围内可考虑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夜间配戴,白天学习时可获得清晰视力并延缓近视进展;而对于不适合配戴OK镜的孩子来说,若近视加深速度较快的话,则可考虑配戴RGP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也可很好的控制近视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