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言两语话太极(二十二)

 winriman 2020-10-13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2019-03-10


靠 谱
 
个成功者。一定是一个做人做事"靠谱"之人。

生活中时时处处要不"离谱"。

琴有琴谱,歌有歌谱。声有声谱,乐有乐谱。家有家谱,族有族谱。词有词谱,曲有曲谱。文有文谱,画有画谱,食有食谱,菜有菜谱……。总之,生活中处处不"离谱"。

不"靠谱"做任何事必将一事无成。同理,拳有拳谱。练拳就要靠拳谱。

当今,世上太极拳爱好者可谓数不胜数,但真正能精读、深悟前人留下的太极拳谱者,少之又少。不少喜爱太极拳者,或是"叶公好龙",或不认识要练好拳,必须读懂谱的重要性。这正是不少太极拳爱好者,慕练経年,终不入门的关键之一。

前人留下的太极拳谱中,首推并被众生喻为"太极拳圣经"的是王宗岳先祖的《太极拳论》。可以断言:欲入太极圣殿,必循《太极拳论》。
 
3月23日、24日将举办两天王宗岳先袓《太极拳论》演释课。此次课程有二大亮点:
 
其一:首次。关于拳论的正式对外公开课是首次,亦是2019年公开课程的首次。万事首为大,首次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二:演释。至今,讲解《太极拳论》的文章很多,但多是文解或讲解,而且基本上是就文说文,就字解字。

此次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演释"。所谓"演释"是:说为辅,做为主;讲为次,演为要。两天的课程,将把《太极拳论》逐字逐句的演示出来。并在释演的过程中,让听者通过亲自"手摸身感",去体会到拳论中每句论述的真义,去感知到拳论中每段论理的内涵。以做带讲,以摸代说,边讲边演,边说边摸是此次《太极拳论》演释课的最大亮点。

此次课程的授课方式仍将延续"看、听、摸、悟"四字法门,让每一个学员听懂了《拳论》的立论;看清了《拳论》的内涵;摸到了《拳论》的真义;悟实了《拳论》的真缔。

通过两天课程的修学,使每个学员不但对王宗岳先祖《太极拳论》有了详知深悟,更重要的是把握了遵拳论而修练的正确途径。

此次公开课主要是针对从我修学太极内功的学生而开设。同时也希望借此把我几十年来对宗岳先祖《太极拳论》的真感实悟首次演释并分享给同道朋友们。

让我们紧靠先人们留下的宝贵拳论拳谱,不走样的坚定的沿着前人指明的方向,在太极正途大道上一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2019-03-30

形象
 
活中人们常说:注意自己的形象。

当形象二字脱口而出时,或许根本没有去想什么才是"形象"的内涵真义?具体来说何为形?何谓象?
 
大多数人把"形象"理解为:外表的形态。把"形象"单纯归结为穿衣打扮,或简单地以为形象就是举手投足的动作。

当然,这些说法并非错误,但只是对"形象"二字的外在的认知。从太极阴阳论的角度分析何为"形象",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谓"形象"是由形与象两个相反相成的汉字组合而成一个词组。形与象之所以是相反相成,是因为形与象是一外一内,一实一虚,一有一无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形是象的外在表现,象是形的内涵真意;形是实的象,象是虚的形;形是象的实有,象是形的虚无。

关于什么是"形",似乎好理解。什么是"象"的内涵真义,就需要认真思考。

何谓象?《韩非子解老》云:"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而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由此可知,所谓"象"是意想的结果。
     
形是看出来的,
象是想出来的。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想象"。想是心上之相,想是意动的作用,即太极内功修为所求"凡此皆是意"的意,也是生活中常说到的:意想。

中国汉字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字起源根本区别也就在如此。汉字文化是象形字文化。即由形成象,由象成字。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做为象形字的汉字一定是源于中华文化之魂,太极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每一个汉字词都完美地体现着太极阴阳之理。

形与象,形是确定而不变的,同一个有形的物体,你看是圆的,其他人也看到的是圆形。而同一个形于不同的个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环境不同时辰都可能意想出不同的象,这也正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原因所在。
 
因此可以说形与象是不变与可变的关系。不变的是相对固定的形,可变的是个人意想而成的象。正因为象是可变的心中之形,因象而成的每一个汉字都内含着丰富而不居的涵义,每个字及由单字组成的词都是包含着相对立相变转的两个方面的内涵真义。
 
形是外在不变的状态,所谓"形态"。象即内含变化不居的状态,称之为"神态"。一个人的形象应该是内外合和,神形兼备。亦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形与象一实一虚,通过太极拳内功修为,做到:外之形实而虚之,内之象虚而实之。则人之一生,将能迈入《十三势歌》所指明的境界:"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我以为"形与神俱"才是形象二字的真义内涵。■
 
 2019-04-05
 


回 头
 
人说:世上没有回头路!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君子说:君子不走回头路!

圣贤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问父亲:到底该不该回头?

父亲找出一根绳子对我说:一根绳子有两个头,一头是阳另一头叫阴。一只手把两个头攥紧,两个头合成一个头,绳子成了一个圆圈,也就分不清这个头和那个头,一个圆圈也就没有了头。圆圈就是太极。人绕着圆圈走,你说回不回头?

父亲的话让我恍然明白:分阴阳,合太极。始终为一,去回无二。人生走上太极路,回亦不回,不回也回。

如是,我对自己说:
         
人生没有回头路,
人不回头路回头。
         
人生没有直通路,
曲曲折折奔尽头。
         
人生只有不平路,
来来回回要起伏。
         
人生只要朝前走,
该回头时就回头。
         
浪子回头金不换,
峰回路转调船头。
         
君子不走回头路,
人撞南墙亦回头。
         
人生在走回头路,
起点终点是一头。
   
跌宕起伏走一路,
回不回头终回头。■
 
 2019-04-22

真 实


人们总要探求事物的真实性,多数人认为事物的真实是确定的。无就是无,有就是有;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然而,通过修学太极阴阳之理,使我们改变了对事物真实性的认识。
 
事物的真实存在于:确定的不确定性。无非无,无中生有,无中有无限;有非有,有中即无,有中无不有。如此,未来是来的确定,是确定中的不确定。所谓确定是一定会来,所谓不确定是什么时候来,从何而来,来的是否顺利,来的快或慢等等有着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太极拳内功的修为依然如此,内功的真实存在于:变化的不变性。动中求不动,静里寓不静。因此,太极拳道内功修为求的是:变不变;松不松;紧不紧;去不去,回不回;刚不刚,柔不柔;虚不虚,实不实;动不动,静不静,以至阴不阴,阳不阳。动则阴阳分,静则阴阳合,分则阴阳,合即太极。归根结底:阴阳分合而中即太极,太极即阴阳之中。

故此太极修为终极目标:"求中"!■

爱智慧侯志强推荐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