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贵的珐琅彩,你知道它有哪些特征吗?看完就能鉴别真伪

 博搜艺术 2020-10-13

  珐琅彩是在康熙时期正式兴起,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此碗在宝石蓝地色的衬托下,以紫红、金黄、草绿色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具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典型特征。

  

  有史料显示,康熙皇帝因此遂又要求法国传教士回国邀请最 优 秀的画珐琅艺人进入清宫,经过长达近30年的试烧,珐琅彩瓷终于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创烧成功,当时称为“瓷胎画珐琅”。“康熙款画珐琅不仅是我国画珐琅的鼻祖,而且也是成熟了的标准画珐琅。”杨伯达如此写道。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它以长石、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加入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称为瓷胎珐琅。 按装饰工艺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也有将上述二种或二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 家身份的高 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 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至今,乾隆仕女游园罐的各种复制品,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眙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特赏功臣,其高超的烧造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瓷胎珐琅创烧于康熙年间,这与康熙皇帝的喜好有关。珐琅彩瓷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 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处于初级阶段,从施彩、纹饰到款识,多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的郊果,造型有盘、碗、瓶等。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取得较大的成就,成为著 名的彩瓷品种。纹饰早期沿袭康熙珐琅彩的特点,如色地上绘花卉的技法。后期形成自己的风格,即在白色釉地上,以山石、花鸟作装饰题材。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 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绘画也成为珐琅彩瓷的精华所在,画工并非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 尖的专 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 高的艺术水平、最 高的工艺水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