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水的往事(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二弟住院是1959年春,他的腿红肿,医生开处方,给他开刀几次,母亲在医院护理一个多月。3岁的我由祖母看管,有一天口渴了,在邻居家的水缸旁不走。大姐发现了,用水瓢舀了一瓢水让我咕咕地喝下去,当时我笑着说:“好甜啊!”

       我们湾住在一条小河边,祖祖辈辈吃小河的水,家家有一口水缸装水。大人、小孩口渴时,拿起水瓢在水缸里一舀,就能马上解渴。那时农民家里是没有开水瓶的。

       读书期间,我们学生口渴了,到学校食堂,舀生水喝,那是常见的事。放学回家,喝水很少喝开水。生病时,吃药那是用开水服用。

       春夏秋冬,我们与河水为伴。尤其是夏季,山洪暴发,河水十分浑浊。我们把河水挑进家里,用明矾沉淀清亮再食用。冬天的河水最干净,结冰的河床有时几寸厚,挑水时第一个人要破冰担水。三九寒冬,我也喝过生水,冰凉冰凉的,喝进胃里,全身一股凉意油然而生。

       生活条件差的年月,大人、小孩口渴了,喝生水不足为奇。

       读书毕业后,我参加集体劳动。时常口渴时,跑到池塘边、小河旁,用双手捧水喝。丝毫不担心感染什么病菌,影响肠胃。

       不喝生水从家里购买了篾壳开水瓶开始。这时我已经到了近20岁。

       乡下人收入低,吃的、喝的、穿的远远比不上城里人。国家穷,百姓也穷。劳动工值每天不足3毛钱的年代,老百姓喝生水解渴是普遍的。

       我3岁喝生水的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与我国的关系搞僵了。国家号召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备战备荒,咬着牙关还请外债,咬紧牙关搞“两弹一星”的实验,咬着牙关兴修水利工程,咬着牙关搞三线工程,咬着牙关发展国营工业。看见那个时代的工人、农民战天斗地、忘我工作的情景,我是打心眼激动的。没有那一代人的勤劳苦干,无私奉献,哪有现在的幸福日子。

       现在乡下人跟城里人一样,家家花钱吃自来水,那是地表水被严重污染逼上路的,也是现代生活提高的需要。

       发展经济是一件大好事,但一定不能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只有环境好,大家才能心情好、身体好。当下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每个公民务必牢记在心上,自觉落实到行动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