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何人可似无忧 2020-10-14

中医认为,立冬之后,人们的饮食起居要以“养藏”为主。

早睡晚起,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最好是等太阳上升以后起床,阳气生发,这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

1、切勿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冬季应以“养藏”为主,《遵生八笺》在冬季摄生消息论里面写到:“所忌发汗,恐泄阳气故也”。意思是说冬天避免用发大汗的方法排寒,否则会出现外泄阳气的情况。

像舒缓的瑜伽、太极、八段锦都是不错的养生运动。

2、忌过度进补

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并不代表着人人都可以肆无忌的进补。必须要分清楚自己的体质,有些人虚不受补是不能食用太多的高营养食物和药膳的,盲目进补只会增添身体负担,达到反的效果。

3、忌皮肤外露

《黄帝内经》中:“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冬季像脖子、脚踝这些地方都应该时刻注意保暖,人的后背和脖子尤其怕风,有些爱美的爸爸妈妈喜欢晨起洗头,这个习惯是要不得的。脑后的大椎、风门、风府、风池这几大要穴,是人体排寒排风的出口,容易风邪入侵,从而引起头痛、反复湿疹、痛风等症状。最好是围上围巾,穿上厚一些的袜子。

《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我们身体的气机收敛,应该藏精,如果冬天不能收藏精气,则春天的时候,正气不足,就很容易感染温病。违背这一法则,还会会伤害肾气、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

很多人一到春天,就很容易患上外感温病,疾病都不是偶尔引发的,有的只是潜藏在身体里,当外界一旦有些风吹草动的时候,病邪就会引发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