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 这种致命病菌离我们并不远凤凰网湖北

 君临天下100 2020-10-14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马浩然

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一家人聚餐时,食用自制的酸汤子引发中毒,至12日已致8人死亡。

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该事件中毒原因,在玉米面和患者胃液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悲剧 一顿“酸汤子”已致8人死亡

5日上午,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共9人在家中聚餐,同时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其玉米面在冰箱存放了一年。至11日,事故已致7人死亡,2人在医院抢救。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从牡丹江市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处获悉,“酸汤子”中毒事件中,转运至该医院救治的患者李女士因病情危重,已于12日晚去世。

另一位患者张女士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救治。该患者家属称,国家已经派来了医疗队会诊,但张女士的肝不太好,情况不容乐观。目前,该事件已致8人死亡,1人仍在救治中。

元凶 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米酵菌酸

此前,曾有声音表示,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的元凶是黄曲霉素。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旗下微信公众号“龙江卫生健康”发布文章表示,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文章称,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文章还表示,此类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100%。

提醒 自制谷类发酵品须谨慎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付守芝教授告诉记者,椰毒假单胞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阴雨潮湿的天气,再加上食物储存不当,该菌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会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付教授介绍,椰毒假单胞菌在20至30摄氏度的环境下繁殖很快,在三类食品中最易繁殖:一、谷类发酵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米汤圆粉、玉米淀粉、糍粑、湿米粉等;二、变质银耳和木耳;三、薯类制品如马铃薯淀粉、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因此付教授表示,在生活中,自制谷类发酵品要注意选择原材料,坚决不使用霉变的原料。在浸泡谷类时,要注意勤换水,注意卫生、无异味;谷类、薯类制品储存环境要注意通风防潮;食用木耳银耳要注意表面清洗干净,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严禁用浸泡、霉变的玉米制作食品。如果误食变质食物,怀疑引起米酵菌酸中毒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催吐,并尽快到医院救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