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七十六:心则不竞,何惮于病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653年,鲁僖公七年,龙年(戊辰年)。今年的事情,基本上还是围绕“老大”齐桓公与难缠的小弟郑文公之间的事情展开。大概是春天齐国独自讨伐郑国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所以到秋天,老大齐桓公又在“宁母”组织召开国际会议,郑国派了他的世子华与会,试探与老大结盟的可能,准备领受老大的命令。感觉郑文公就象个滑得抓不住的泥鳅,感觉抓到了,伸手却不在。对郑文公的一系列行为,郑国大夫孔叔劝说道,“谚有之曰:‘心则不竞,何惮于病’”,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心志不坚强,就不要害怕被屈辱,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当时的郑文公,明知自身实力不行,根本没法对齐国强硬,但又不向齐国屈服,以挽救国家,这是一种作死的节奏。如果郑国继续玩火,自焚是迟早的事。

        “七年,春,齐人伐郑。夏,小邾子来朝。郑杀其大夫申侯。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母。曹伯班卒。公子友如齐。冬葬曹昭公。”

        孔子老先生用55字记载今年大大小小7件事,其中最重要的是宁母之盟,这是郑国在齐楚两个大国间摇摆不定的标志。

             (一)  

            “七年,春,齐人伐郑。”

         鲁僖公七年,春季,齐桓公讨伐郑国。

         去年“老大”齐桓公领了一帮子小兄弟,准备好好教训一下阳奉阴违、摇摆不定、首鼠两端的“墙头草”郑文公,结果被南边的准“老大”和周王室里坐着的那位“大哥大”周惠王联合起来一搅和,硬把这事给搅黄了。“老大”齐桓公什么时候受过这窝囊气?今年,一个小兄弟都不带,直接找郑国单挑,可能组织小兄弟位比较费时费力,还不如自己直接去利索,凡正实力是够的,不把郑文公这妖人收了,还当什么“老大”?!《春秋左氏传》记载了这一段。春季,齐国人进攻郑国。郑大夫孔叔对郑文公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心志假若不坚强,怎么能又怕屈辱?’既然不能强硬,又不能软弱,因此只有死路一条。国家危险了,请您向齐国屈服以挽救国家。”郑文公说:“我知道他是为什么来的了,姑且稍稍等我一下。”孔叔回答说:“情况危急,朝不保夕,怎么等待君王呢?”(春,齐人伐郑。孔叔言于郑伯曰:“谚有之曰:‘心则不竞,何惮于病。’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国危矣,请下齐以救国。”公曰:“吾知其所由来矣。姑少待我。”对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郑文公也是蛮有意思的,心量够大!不知道大敌当前,国家危亡之际,“姑且稍等我一下”是什么意思呢?且往下看。

            (二)

           “夏,小邾子来朝。”

        鲁僖公七年,夏季,小邾国的国君来朝见鲁僖公。

        小邾子即郳犁来,公元前689年(鲁庄公五年)来过,“秋,郳()犁来来朝”,那时候因没有得到天子册命,《春秋》记载的还是他的名字,这次称爵,想必是早就得到周王室的爵位,有了那一纸委任状。公元前679年(鲁庄公十五年)也出现过,“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小邾国是“邾分三国”中的一个国家,应该是鲁国的附庸国,小邾子来朝见,让鲁僖公也找找美好的感觉!(详见【闲话春秋】之四十八)

          (三)

          “郑杀其大夫申侯。”

        鲁僖公七年,夏季,郑国杀了自己的大夫申侯。

        郑国大夫申侯的报应终于来了。诸侯“老大”齐桓公大兵压境,郑文公对大夫孔叔说,“吾知其所由来矣。姑少待我。”郑文公表现得如此沉着,估计心里想着的招势就是杀了郑申侯取悦齐国。问题的关键是,郑申侯当时可是揭露辕涛涂阴谋、有功于齐国的人,杀了申侯,岂不是让齐国人更生气?难道因为申侯是楚国人,郑文公以为杀了个楚国人就算是替“老大”齐桓公出了口气?不知道郑文公先生是怎么规划自己和国家的未来的,看不懂啊!《春秋左氏传》也是这么记载的。夏季,郑文公杀死申侯以讨好齐国,同时也是由于陈国辕涛涂的诬陷(详见【闲话春秋】之七十四)。当初,因为申侯是申氏所生,受到楚文王的宠信。文王将要死的时候,把璧玉给他,让他走,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货而永不满足,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我不加罪于你。后来的人将会向你索取大量财货,你必然不免于罪。我死,你一定要赶快走,不要到小国去,他们不会容纳你的。”安葬楚文王后,申侯逃到郑国,又受到郑厉公的宠信。子文(楚国令尹斗谷於菟)听到他的死讯,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了解臣子没有像国君那样清楚的。’这句话是不能改变的啊!”(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既葬,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子文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

          (四)

          “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母。”

        鲁僖公七年,秋季,七月有,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国的世子款、郑国的世子华在宁母结盟。

    关于宁母(宁毋<wú>,鲁地,今山东济宁市鱼台县境)之盟,《春秋穀梁传》认为是友好性会盟(“衣裳之会也。”),而《春秋左氏传》则认为是谋划讨伐郑国(“秋,盟于宁母,谋郑故也。”),其实两者都有道理,如果谈成了,就是友好之会,如果谈不成,就是谋伐郑国。在结盟的人中间,一位郑世子(太子)华,比较醒目,也比较奇葩,让我们来看看。

        齐桓公是会盟的主导,但灵魂人物是管仲。管仲对齐桓公说:“臣听说:招抚有二心的国家,用礼;怀念疏远的国家,用德。凡事不违背德和礼,没有人不归附的。”齐桓公秉承这一指导思想,以礼对待诸侯,诸侯的官员接受了齐国赏的土特产。郑文公派遣太子华来参加结腽,接受会议的命令。太子华对齐桓公说:“我国的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违背您的命令,才得罪了您。您如果帮助除掉他们,然后和敝(我)国讲和,我国作为您的内臣,这对您没有不利,只有好处。”齐桓公一听有理,刚准备答应,管仲说话了:“君王用礼和信会合诸侯,而用邪恶来结束,可能不行吧。儿子和父亲不相违背叫做礼,见机行事完成君命叫做信。违背这两点,没有比这再大的邪恶了。”齐桓公说:“诸侯进攻郑国,没有得胜;现在幸而有机可乘,利用这点,不也行吗?”管仲回答说:“君王如果用德来安抚,加上教训,他们不接受,然后率领诸侯讨伐郑国,郑国挽救危亡还来不及,哪敢不害怕?如果领着他的罪人以兵进攻郑国,郑国就占理儿了,还害怕什么呢?而且会合诸侯,这是为了尊崇德行。会合而让奸邪之人与国君同列,让后代怎么看待呢?诸侯的会见,他们的德行、刑罚、礼仪、道义,没有一个国家不加以记载。如果记载了让邪恶的人居于君位,君王的盟约就要废弃了。事情做了而不能见于记载,这就不是崇高的道德。您不同意郑太子华的建议,郑国一定会接受盟约的。子华既然做了太子,而要求凭借大国来削弱自己的国家,也一定不能免于祸患。郑国有叔詹(孔氏=孔叔)、堵叔(泄氏=泄寇=泄堵寇=泄堵俞弥)、师叔(子人氏)三个贤明的人执政(郑国“三良”),还不能去钻它的空子。”齐桓公于谢绝了郑太子华的建议。郑太子华因此得罪了郑国。冬季,郑文公果然如管仲所言,派遣使者到齐国请求订立盟约。

        现在再回头看,郑文公给孔叔说的话,“吾知其所由来矣。姑少待我。”,是大有深意,不只把申侯作为取悦老大齐桓公的砝码,连郑国“三良”包括为郑国谋划的孔叔,都是郑文公要抛出去的棋子。郑文公及太子华这对父子,也是够阴险,够小人的。

 

          (五)

          “曹伯班卒。”

        鲁僖公七年,秋季,曹昭公班死了。

        曹昭公,姬姓,名班,曹僖公之子,继曹僖公而立,公元前662公元前653年在位9年。接班人是曹共公,名襄。曹国都陶丘,辖地大致为今天的山东菏泽市定陶区附近。  

          (六)

          “公子友如齐。”

        鲁僖公七年,秋季,鲁国公子友去齐国。

        鲁国对齐桓公组织的盟会相当地重视。公元前657年,“老大”齐桓公为救郑组织的国际会议“阳谷之会”,鲁国没有参加,但事后就派这位公子友“如齐莅盟”。今年,鲁僖公既参加了“宁母之盟”,事后还要再派公子友访问齐国,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鲁僖公“小心谨慎”地尊奉着齐桓公,居大国之侧,这也算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

          (七)

          “冬葬曹昭公。”

        鲁僖公七年,冬季,安葬了曹昭公。

       总体看来,《春秋》记载的曹昭公的事情不多,都是为老大”齐桓公鞍前马后,扮演些打酱油的角色。公元前659,赤狄攻邢,救邢,为之筑城。公元前655年,侵蔡、侵陈;公元前655年,首止之盟,以稳定定周太子的地位。公元前654年,伐郑,围新城。

  

        《春秋左氏传》记载了周王室的一件事。闰十二月,周惠王去世,在位25年。太子姬郑(即周襄王)担心大叔(通俗地理解就是“娃他叔”)王子带作乱,又害怕不能立为国君,所以密不发丧,封锁消息,赶紧把将要发生内乱的事向“老大”齐桓公报告。(“闰月,惠王崩。襄王恶大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

        今年,《春秋》对周天子的死没有记载,可能的原因是,鲁国不够强大,周王室没有第一时间向鲁国通报这一消息,而是赶紧找能管事儿的齐桓公商量,所以鲁国不知周惠王已死,鲁史《春秋》记无可记吧。明年冬天有“天王崩”的记载。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