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十六:卦里卦外,玄之又玄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商纣王听信崇国国君崇侯虎的谗言,把西伯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囚禁在羑(yǒu)里城(位于河南安阳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长达七年之久。牢狱之灾,对别人来说是一段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但对姬昌来说,却是一段难得的思想探索和精神升华,即所谓的“文王拘而演周易”。

        “长安人”姬昌在有人管吃管住的牢狱之中,推演变化伏羲八卦,穷究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把这座有历史记录以来世界遗存中最早的国家监狱变成了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后来,姬昌的易经思想经他儿子周公旦发展后,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经典:《周易》。可以说,中国所有的文化,都是从《周易》中变化出来的。

        伏羲八卦是单卦,即三爻卦,是八卦的初级版。相传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模仿天下万物,创造出阴阳八卦。八卦就是八个算卦的基本符号:乾、坤、艮(gèn)、震、离()、坎(kǎn)、巽(xùn)、兑(duì,分别代表天、地、山、雷、火、水、风、泽八种事物。组成八卦的基本要素是阳爻和阴爻。阳爻,是在算卦中得出的奇数,用“—”表示,代表刚强、积极、主动。阴爻,是在算卦中得出的偶数,用两短横线“- -”表示,代表柔弱、消极、被动。三个爻上下相叠,就组合为八个不同的卦象。

        周文王姬昌的卦是复卦,即六爻卦,是八卦的升级版。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不断深入,伏羲八卦在解释自然变化方面已经显得过于简单。姬昌决定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演绎、推理新八卦,使它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跟上人类认识世界的步伐。由于是在牢狱之中,不可能有很良好的计算工具,他便就地取材,把狱中生长的蓍(shī)草的草茎折断,掐成一节一节,作为推演工具。

        姬昌每天摆弄八卦的结构和变化,把伏羲八卦的八个卦象两两上下重叠,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这样就有了六十四个卦象和三百八十四个爻的演变,以象数究其易理,使八卦更成熟,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客观世界,这就初步形成了《周易》的结构体系。

        在伏羲和姬昌之间,以八卦思想为核心,一直发展着一种关于占筮(shì)的学说:《易》,这是从古代社会到文明社会,人类认识世界和预测未来的重要工具。《易》原来共有三种,一种是《连山》,一种是《归藏》,一种是《周易》,合称为三《易》,都是古代占卜的书籍。《连山》是夏代的占卜书,《归藏》是商代的占卜书,可惜已经佚失。现在所说的《易》,一般指周文王姬昌推演的《周易》。

        《周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因而又被称为“大宗之法”。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二进制算法基础“0”和“1”,就与《周易》一脉相承。八卦只是23次方,而六十四卦也只是26次方而已。正是“长安人”西伯昌(周文王姬昌)和周公旦(周文王的儿子)将几千年来古人探索天人关系的成果加以凝炼、创造和发展,从而形成了论述天人关系的经典《周易》。

        在甲骨文中,“易”表示把水从一个器皿倒入另一个器皿,含有交易之义。后来省略了一个器皿,但仍有“交易”之义。世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易”字表现了这一无穷无尽的变化,这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总起源。

        古人在决策重大事情、预测未来发展时,都用《易》来推测和演算。西伯昌推演的《周易》与以前的《易》相比,体系更完善、逻辑更严密,让各种决策更科学,对未来的预测更准确。《周易》用六十四卦囊括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含义,卦与卦之间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干,但实际上存在着相互演变的关系,以此来阐明事物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阴阳变化规律。

        大约500年后,到了春秋时期(东周王朝),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时,对《周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翻来覆去地读,竟然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三次。他甚至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我多活几年,我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周易》文字古奥,晦涩难懂,充满了神秘色彩,因此自诞生之日起,历朝历代学者、文人,包括谋士都对它进行了反复的解释。经过这些文人学者和他们背后的统治者的传承,《周易》成了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长安,就是中国圣经《周易》的根脉处在,正如耶鲁撒冷,是基督《圣经》的根脉所在一样,神圣、庄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