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一百九拾七:长安的“太学”,闹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潮”?!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在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史上,西汉时期长安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统治者即办有官学,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教育不普及。

自从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私学”,教育才开始进入平民百姓家。此后,私相授受的“私学”逐渐兴盛起来。但是“私学”的兴盛并不能满足统治集团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经过“文景之治”之后,一方面,社会长治久安和财富不断积累,为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物质支撑;另一方面,汉武帝刘彻采纳“独尊儒术”的“有为”理念,让国家治理需要更多的人才,“太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高校便应运而生。

 

关于设立太学的建议,早在汉文帝时就有一个叫贾山的官员提出过,但当时“黄老思想”盛行,采取“无为”而治的统治集团,尚不需要太多的人才去干预按“道”而行的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于是,设立“太学”的建议被搁置了下来。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董仲舒建议道:“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亦可得矣。”此建议,成了汉朝设立太学的主要依据。

“有为”的汉武帝刘彻与“无为”的奶奶窦太后,最终决裂于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上。设立太学,既表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又表明“有为”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汉武帝刘彻就是要培养符合自己需要的大批人才,大干一番事业。

汉武帝时,读书人为了取得功名富贵,发奋读书,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公元前124年,即汉武帝元朔五年,“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的儒生公孙弘被任命为丞相,封平津侯。

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个以“学而优”被拜相封侯的人。这就是汉武帝的用人信号和人才榜样。公孙弘不失时机地奏请汉武帝:“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汉代太学的教师,即博士;学生,即博士弟子。为每个教师分配十个长期固定的学生,这是在培养一个体系,一股势力。

公孙弘还提出了汉代博士弟子(太学生)的录取条件:18岁以上,且容貌端正,喜好文学,尊敬官长,恭顺不悖,举止有仪,等等。这看起来标准不高,其实这是最高的标准。正如女孩子找对象,没有标准,就是奇高的标准,因为全凭主观臆断。

太学生的来源采取推荐制。长安富贵人家的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又有皇亲贵戚推荐,自然是太学生的主体,可以直接成为博士弟子。地方各郡国也可推荐学生,但推荐上来的人,还要经过太常当面审查,才可以同博士弟子一样入学就读。完全类似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的推荐上大学,也有点象今天“北大”“清华”对京籍和非京籍考生的高考名额分配。

董仲舒的言论,为设置太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公孙弘的建议,为设置太学提供了具体方法。有此软件(思想)为灵魂,再做一点必要的硬件(校舍)建设,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管办高等学府——太学——在长安创立了。

太学设于汉王朝都城长安南的“安门”外,是西汉时期的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大学”。太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其师传承受各有“家法”。

太学每年进行一次考试,能够熟悉掌握一部以上经典的博士弟子,即可被授予官职。学习非常出色的则由皇帝命题考试,合格者给予较优厚的待遇。这种不求全责备的用人机制,保证了为汉武帝的事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也充分调动了博士弟子(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博士弟子如果不事学业,则要被除名,推荐的官员也要随之受处分。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生挂几科后被开除,又多了连带责任制约随便推荐的贵族和官员。博士弟子要做到“服方领,曳(yè)长裾,习矩步”,相当于今天的“着正装”和“迈方步”,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儒家风范。

太学的设立,不仅使统治集团需要的人才有了可靠的保证,地方私学还以太学为楷模,把儒学作为最根本、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成为官学的补充力量。因此,统治集团对太学重视有加,太学逐渐繁盛起来。

太学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学生人数其实很少。太学刚建立时,按公孙弘建议的“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的标准,儒家的五经博士各有博士弟子10人,共50人;汉昭帝时,太学生人数增加到100人;至汉宣帝时,太学生人数增加到200人;汉元帝“好儒”,太学生迅速升至1000人,这算是严重“扩招”了。

汉成帝末年,有人建议说,孔夫子一介平民,尚且有三千弟子,皇帝的“太学”学生岂可少于孔子的“私学”?“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到汉平帝时,王莽辅政,规定凡“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太学招生连名额限制也取消了。

博士弟子(太学生)的名额不断扩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太学顺应了当时社会人才选拔的客观需要;二是太学满足了当时读书人的进身需求。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需求都能满足的两全其美之事,肯定是大受欢迎的。可以想象,当时上太学,比今天上“北大”还要难上许多,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要家世强,还要关系广,更要路子野。

博士弟子(太学生),大部分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敢于为社会正义与权贵势力坚决斗争。汉哀帝时,司隶校尉鲍宣以秉公执法而闻名,有一次,鲍宣得罪了丞相孔光并拒见皇帝使者,被判死刑。当时,博士弟子王咸在太学举起了一面大旗,号召道:“欲救鲍司隶者在此幡下会合。”一时间,与会者竟达千余人。次日清晨,这些太学生围堵孔光上朝的车马,并集于皇宫门外上书请愿,终于迫使汉哀帝赦免了鲍宣的死罪。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潮”。

长安太学的设立,对边远地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蜀郡(今四川)有个太守叫文翁,为了改变当地文化落后、人才缺的状况,文翁选送了十多名聪明能干的下级官员至长安跟随博士学习。同时,文翁又在成都兴办学校,依照长安太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蜀郡的文化教育从此发展起来。

数年后,蜀郡到长安求学的人数,比著名的文化圣地齐鲁到长安的求学者还多。汉武帝很欣赏文翁的做法,下令让各郡国都依照蜀郡办学,全国各地派到长安求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就连西域各国也有不少人来长安就学。

西汉教育,特别是太学的迅速发展,使长安成为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由长安向四方辐射出的西汉教育之光,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其传播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