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二百一拾四:法正,将刘备的发展方向确定为长安的关中人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在三国刘备政治军事集团中,法正是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谋臣,他为刘备取益州、夺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陈寿在《三国志·蜀志》中将法正与宠统合为一传,称赞他“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即今天陕西眉县人。祖父法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人称“玄德先生”。父亲法衍曾为官司徒掾(yuàn,司徒府的属官,但拿国家俸禄)。读书人家出身的法正,思想更有深度。

汉献帝建安初年,也就是刘协被曹操刚接到许昌的那几年,关中遭遇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随数万关中百姓一起逃难,最终投奔了益州牧刘璋,这也是他能够给刘备献策取益州的根本原因所在。

刘璋为人昏暗软弱,法正在长时间内未得到重用,后来,在好友张松的推荐下,法正出使荆州,联络刘备共同抗曹操。法正见到刘备后,深为敬佩,认为刘备有雄才大略,必是一代英主,遂有弃暗(“璋”)投明(“备”)之心。

投靠新主,需要“投名状”。法正的投名状就是攻取益州的计策。凭着法正的学识和在刘璋处效力时对益州的了解,法正的计策肯定非常切实可行,因为新主子刘备听后“大喜过望”,当即率领数万兵马向益州进发,并留法正在军中做谋士。

益州,即今之成都。刘备大军包围成都之后,法正写了一封致刘璋的公开信,并将它射入城中,信中奉劝刘璋明识时务,开城投降,以免百姓遭殃,生灵涂炭。这封信,对瓦解城内军心、促成刘璋投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便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威将军,让其治理天府重地,可见其对法正的信任和依重。夺取益州,只是给刘备的见面礼,而智取汉中,筹谋天下,才是法正真正要施殿宏图的方向。

公元215年,即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统领大军收降张鲁,占领汉中,这给刘备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刺激了刘备积极北进的动力。如果不向北发展,下一步,等曹操腾出手来,就面临着张鲁一样的命运,因此,法正向刘备提出了如下建议。

法正说:“曹操占领汉中,不乘胜进攻巴蜀,而是迅速北还,这并非是他智谋不足,实力不够,而是恐惧京城有变,后院起火,因小失大,难以控制局势。曹操留下来屯守汉中的夏侯渊、张郃,都不是可独当一面的将帅,如果主公趁机此天赐良机率领主力前往征讨,一定会夺取汉中。”

法正接着分析道:“夺取汉中后,鼓励农耕,利用其富庶的优势,广积粮草,等待时机。一旦天下有变,上可以扫平敌寇,重定天下;中可以吞食雍(陕西)、凉(甘肃)二州,拓展疆土;下可以固守汉中,以为成都屏障。”

 

法正的“上、中、下”三条思路中,前两条的目标就是关中,与当年汉王刘邦的意图完全一致。这是法正这位关中人的“长安梦”,也是刘备这位汉室宗亲的“长安梦”。法正的建议,分析透彻,见识高远,正与刘备所想不谋而合。

刘备遂命诸葛亮留守成都,自己则亲自统领众将进兵汉中,并携法正随行赞襄军事。公元218年,即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阳平关,曹军顽强抵抗,两军相持一年有余,不分胜负。相持如此之久,曹操都没有腾出手来,可见法正对曹操北归的判断是如何准确!

后来,刘备按照法正的谋划,挥军自阳平关南渡沔(miǎn)水,夏侯渊率军追击,两军在定军山下再次交锋。法正让刘备亲率一万精兵攻击张郃部,让老将黄忠率军埋伏于天荡山和定军山西峰仰天窝,以伏击夏侯渊的援军。

刘备在走马谷与张郃交战不胜,便火攻张郃的寨栅,引诱夏侯渊前来增援。夏侯渊见走马谷方向大火冲天,急驰军前来救援,结果与刘备所统之军相遇,两军短兵相接,正杀得难解难分之际,法正率伏兵冲出,夏侯渊在慌乱中,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

曹军失去主帅,顿时四散溃逃。张郃即收容溃兵,退守阳平关。刘备乘胜追击,占领了整个汉中地区。曹操痛失爱将,又丢汉中,遂叹道:“我本知刘备没有如此的智谋和胆略,一定是有人替他谋划,果然不出所料。”

法正助刘备先取益州,后得汉中,进军路线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出关中人法正的战略意图,即北进关中,拥有长安。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将势力向北扩张到与关中交界,达到了巅峰状态,为以后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19年,即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其先祖、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的“汉王”称号完全一致。称王后的刘备,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总揽政务,与军师诸葛亮分工合作,共同佐汉。

可惜的是,天不假其年,天不佐刘备,天不佑蜀汉。法正在刘备称汉中王的第二年,便英年早逝,死时年仅45岁。刘备痛失良佐,十分哀伤,追谥法正为“翼侯”。随着法正的死去,他的“北进”方略也止于汉中,“长安梦”也幻灭于汉中,后虽有诸葛亮坚持北伐,但已经非其灵魂和根本。

再后来,蜀汉皇帝刘备不听群臣劝谏,倾全国之力为关羽复仇,结果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800里,导致全军覆没。诸葛为此叹息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必能制止主公东征。即使劝阻不住,也不会遭到如此惨重的失败。”连卧龙先生诸葛孔明都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充分体现出这位关中人及其思想的重要性!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