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协同”班级管理模式

 四地闲夫 2020-10-14

高三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时期,每个学生都承受着学习的压力,父母和教师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压力会随着高考的推进,而变得越来越重。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高三时期,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高三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复习的过程,日复一日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比较机械化,而且学生还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但高三的考试比较多,当学生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时,学生就会出现焦虑紧张的心情,焦虑紧张的心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形成一个死循环,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协同管理模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一)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中,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使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不是很了解。因此,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生情况和生活情况,利于班主任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当学生在和教师沟通中出现了抱怨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告知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让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轻学生压力。在一个班级中,也会有比较害羞的学生,不愿将自身遇到的问题告诉教师,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书面交流的方式,和学生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的困境,及时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语文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大家播放一首舒缓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并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高考的作文,鼓励大家把想说得都写出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学生将作文交上来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分享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之后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开展教师心理辅导例会

高三时期,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下,但学生的年纪相对教师来说较小,学生自己可能无法消化一些负面情绪,这就需要教师需血神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发泄消极情绪,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教师心理辅导例会,将各科任课教师召集在一起,让每位教师都分享一下比较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并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心理辅导方式。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行为异常,就应该及时和班主任反映,让班主任组织例会,在例会中,数学教师应该详细地将学生的情况告诉其他教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高三学生承受着诸多的压力,如果学生长时间得不到放松,这些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将会有很大影响,因此,高三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很有必要,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各科教学的责任,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赵琳(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采编自《家长》杂志,略有删减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剩余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