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叶是如何征服全球的

 响品有约 2020-10-15

开篇小茶识

人们常常会有这么一种错觉:咖啡发现的时间比茶迟,而现在全球范围内咖啡却似乎更受欢迎。

人们所不了解的,是咖啡全球化的背景:美国跟欧洲的某些国家喜欢喝咖啡,改革开放后,咖啡进入中国市场,许多国人对喝咖啡便有了一种时尚洋气的印象,进而不由自主地跟风。其实如果从全球范围进行比较,茶叶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是远超咖啡的。

那么,咖啡更流行的错觉是如何产生的呢?只不过是因为美国人喜欢喝咖啡罢了。从历史角度来说,美国人一开始最爱的可是茶叶。

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北美殖民地为了抗议英国在茶叶税上的盘剥,才纷纷改喝咖啡。因而在美国,咖啡有一段时间的受欢迎程度的确比茶更高。美国人如今依然喜欢喝茶,全美的茶叶进口量这些年一直排在世界前三名。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小约曾聊到:茶风靡全球,是人们追求饮水安全使然。因为滚热的茶水可以消灭水源中的有害菌类,加上茶本身所具有的提神、消除疲惫和愉悦身心的效果,使得这种清苦的饮品一经流动,就在全球掀起了风靡热潮。

也有朋友疑惑:现在明明有许多的饮品备受人们喜爱,就比如酒,牛奶,咖啡……为什么说茶是最受欢迎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与茶相争数千年的酒说起吧。说起人类饮酒的历史,也是相当久远的,几乎与茶不相上下。我国是茶的故乡,同时也是酒的故乡。据传中国最早关于酒的传说还得追溯到神农时代。

只是,历史上文人名士对酒虽多有赞誉,恶评却也不绝于耳。文人们所抨击的,大抵是酒能乱人心性。但历史上对酒的推崇远不及茶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酿酒需耗费大量的粮食,而粮食却是民生之本。

我们都知道,古代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远不及今。如果恰逢灾年乱世,粮食更是珍贵。因此,中国历史上屡有禁酒令,却不曾有过禁茶令。

有趣的是,每每官方禁酒,都会迎来一波茶文化的飞速发展,比如魏晋时期茶文化的萌芽,唐宋时期茶文化的鼎盛,都少不了禁酒令的推波助澜。

西方也是如此。在茶还未曾征服英国之前,英国也是个热爱啤酒的国家。17世纪,英国民生温饱尚不能保证,统治者却发现,本国用于酿酒的粮食竟然占去了总产量的半数!让酒取代水?生产力不答应,人民更不答应!

我们都知道,早年人们的饮用水并不安全。酒虽然安全,却未免太过浪费。至于喝牛奶,很显然,在牛奶杀菌法被发明之前,牛奶一样是可以致病的。

虽说奶中蕴含的营养物质和脂肪含量都相当高,但微生物的含量也是相当高的。至于这些微生物安全与否,谁也无法保证。尤其当像牛结核这类疾病居然也可通过牛奶来传播,加上总有些人对乳糖不耐受,这就让牛奶更加显得不那么可靠。

此时,作为酒水的替代品,咖啡和茶叶自然是不错的选择。那么,咖啡能取代茶叶的地位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咖啡的逼格似乎总是高于茶饮的。加上法国的一句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令大家印象深刻。这么一看,咖啡似乎颇有超越茶饮的架势。

只是事实胜于雄辩。从数据上来看,不管是北美洲还是欧洲,茶叶的消耗量都远超咖啡……小约估摸着,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高于茶叶,咖啡的种植和制作成本也远远高于茶叶。

这么一分析,茶征服全球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它成本低,产量高,只要有合适的地理条件,种植制作并不难,典型的案例已经有印度和斯里兰卡。

加上冲泡茶水的茶叶消耗并不大,一杯茶往往可以反复冲泡,喝上大半天。成品的茶叶储存和运输都比较方便,这更为茶叶在那些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广泛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END  

在这样的一个下午,一壶茶、一首歌,时光,安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