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沧茶礼茶俗—— 茶,沟通凡人与神灵

 茶道新生活 2020-10-15


茶马古镇鲁史

从历史久远的茶马古道,到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镇;从诸葛亮兴茶的传说,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临沧品饮太华茶的记载,临沧各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种茶、制茶、喝茶、爱茶、敬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茶礼、茶俗。

中华茶文化史上,关于茶的最早记载即和临沧有关:“濮人献茶于武王”——据考证,献茶者“濮人”,正是今天生活在澜沧江中下游一带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祖先,他们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的民族。


沧源崖画

在沧源的崖画中,就记录了濮人在三千多年前生产劳动的场面:在崖画第一地点二区的一组图形中,刻的是一个成人领着一个孩子采茶;在崖画第四地点二区,又发现了两人在茶树上采摘鲜叶,树下站着一人,在接树上扔下的鲜叶。

沧源崖画是保留在临沧的新石器时期的重要史料,崖画上发现“茶文化”的证据,与“濮人献茶于武王”的史料是可以互证的。这再次证实了濮人和茶不解的历史渊源,而茶也是他们后裔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民族图腾。


白莺山茶王树“二嘎子”

茶图腾,就是将茶当作始祖与保护神的原始宗教。如今,在临沧境内的德昂族、布朗族中仍能找得到古老的茶图腾传说及茶习俗,如云县白莺山一带的布朗族,就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无论迁徙到哪里,都要在房前屋后栽种茶树。云县境内,沿澜沧江流域所发现的许多古老茶树,都是古濮人后裔所栽——他们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茶农”。今天居住在白莺山当地的村民也还保留了朝拜茶树王的习俗,他们每年在采摘茶叶前都要唱采茶山歌,给茶树王进香,这一习俗正是图腾信仰的具体反映。

为什么迁徙到哪里都要种茶呢?布朗族有一个关于茶的传说:相传当年有一个伟大的首领,名字叫叭哎冷(岩冷),他临终的时候告诉子孙们说:“我将要永远离开你们了,但又永远放不下你们,如果留给你们金银财宝,你们也有吃光用光的时候,我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吃不尽,用不完,永远好过,永远幸福……”


双江拉祜族祭拜茶祖

而在德昂族的歌中,茶更是他们的祖先。每逢节日,老人们就会捧着茶碗,唱起他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天地混沌未开,大地一片荒漠。天上有一棵茶树,愿意到地上生长。大风吹下一百零二片茶叶,一百零二片茶叶在狂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五十一个精悍小伙,双数叶化为二十五对半美丽姑娘。精悍的小伙都挎着砍刀,美丽的姑娘都套着腰箍。他们战胜了洪水、大火和浓雾,他们战胜了饥饿、利剑和瘟疫。大地明亮得像宝石,大地美丽得像天堂……茶叶是德昂族的先祖,茶叶是德昂的命脉,有德昂的地方就有茶山。今天我们都喝茶,喝着茶莫把祖宗忘”。

现今,临沧境内的古滇濮后裔以及深受他们影响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留有茶崇拜的风俗,从人生礼仪、社会交往、宗教信仰到婚恋习俗,都离不开茶。他们盖新房要洒“土地茶”,挖房基要垫“奠基茶”,竖房架要挂“上梁茶”,定婚要送“提亲茶”,求婚要送“定亲茶”。进新房,要先洒茶和米,清明和祭祖时都要在供桌上摆茶水。在祭祀祖宗和神灵的供品中,更是少不得茶的,茶被认为是通灵之物,可以为人建立起与神的联系,使凡人得到神灵的庇护。

现在,逢年过节,阿佤人要登山祭拜“央壤”(崖画),重温先祖教诲。从“司岗里”的传说到“太阳人”的故事,从狩猎耕种到唱歌跳舞,“央壤”上怎么画,阿佤人就怎么学:剽牛祭祀、舂臼奏乐、采集放牧、牛角饮酒……他们在木桩、树下的石堆上敬献了许多供品,有香蕉、茶叶、糯米等等,但最重要的是茶,每个人都要备上制好的干茶叶作为供品,向崖画敬献茶水。茶已成为凡人与祖宗和神灵之间沟通的崇拜物。


傣族烤茶

茶,不止是一种宗教信仰,还深深地融入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去。德昂族和布朗族的腌酸茶和布朗族的嫩茶拦豆腐,是古老的食茶习俗和活化石;德昂族的“止病茶”和布朗族的糊米茶和明子茶,保留了古老的以茶入药的习俗;而朗布族的散茶、竹筒茶和蜂蜜茶,分明又可见原生态饮茶习俗的精妙……除了布朗族的酸茶、石板茶,德昂族的腌茶外,较有代表性的茶俗还有佤族的擂茶、烧茶,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彝族的百抖茶,傣族的竹筒茶,回族的罐罐茶、八宝茶,拉祜族的烤茶,白族的三道茶,也都各具本民族的特点,体现了各民族的性格,包含着各自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本文原文刊载于《茶源地理 临沧》


回归土地,看见茶
订阅号:茶源地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