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呆症“感觉”?关于主观感知记忆问题的新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 2020-10-15

45岁及以上的人中,每9人就有1人经历主观认知下降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DZN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个人感知可以成为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指标。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杂志《神经病学》(Neurology)上的一项涉及449名老年人的新研究中,科学家报告说,主观感觉记忆有问题的人也表现出可测量的认知缺陷,这与脑脊液异常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该研究于7月7日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

当一个人的记忆,自己感知有恶化,但按照客观标准,智力表现仍然在正常范围内,这被称为“主观认知下降”(SCD)。“从长远来看,患有SCD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然而,人们对主观记忆问题背后的机制知之甚少,” 波恩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Bonn)记忆诊所的资深心理学家Michael Wagner教授说,”这种影响是微妙的,而且之前的研究只涵盖了相对较小的人群,这使得统计上得到可靠的评估变得困难。因此,我们现在已经调查了我们所知的最大的个体样本。”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一项全国性的研究

由德国大学和大学医院组成的网络参与了调查,调查是由德国卫生部协调进行的。共有449名男女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70岁。其中240人通过参与的大学医院的记忆门诊纳入。这些人通常在医生转诊后,向诊所咨询对持续性主观认知问题的诊断澄清。然而,在常规的测试中,他们被评估为认知正常。这样就确定了他们有SCD。根据访谈和同样的认知测试,另外209名研究参与者被归类为认知健康者。根据报纸上的广告,他们决定参加这项研究。

“我们能够证明那些因为SCD而去记忆诊所的人有可测量的,尽管只是轻微的认知缺陷,”Steffen Wolfsgruber博士解释说,他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这些发现是基于广泛的测试、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相对大量的调查对象。“这显著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因此,我们发现被认为是健康的研究参与者在心理表现上通常比记忆诊所患有SCD的患者得分更高。这些差异很难用标准的分析方法和在小群体中检测到。尤其是在个人层面上。无论如何,你都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集。”

广泛的测试系列

参与研究的男女接受了各种智力测试。除了记忆表现,重点还在于注意力和在各种情况下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此外,他们还测试了语言技能以及识别和正确命名物体的能力。

此外,180名研究对象(其中104名患有SCD)的脑脊液也进行了分析。脑脊液是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的液体。测定了特定蛋白的水平,即“β-淀粉样肽”和“tau蛋白”。“这些生物标志物数据可以得出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潜在神经损伤和机制的结论,”Wolfsgruber说。

“我们发现患有SCD的研究对象均有轻微的认知缺陷,这些缺陷与预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蛋白质有关。因此,我们假设,无论是主观的抱怨和最小的客观认知缺陷都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过程。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记忆问题有很多原因。“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人曾经因为他们的抱怨而去过记忆诊所,或者曾经被转到一个记忆诊所。因此,这些发现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许多老年人虽然患有暂时性主观记忆障碍,但并没有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治疗

现在公布的结果是基于所谓的DELCODE研究的数据,DZNE调查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在明显症状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在DELCODE的框架内,对大约1000名参与者的认知发展进行了数年的监测。“这样就会弄清楚到底是谁患上了痴呆症,以及通过SCD提前估计痴呆症的风险有多高。这方面的数据仍在收集和评估中,”Wagner 说,“无论如何,我们目前的研究结果支持SCD有助于在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然而,SCD只能提供诊断所必需的更大图景的一部分。人们还必须考虑生物标志物。”

目前的发现也有助于新疗法的发展。“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始得太晚。那时大脑已经严重受损了。更好地理解SCD可以为早期治疗奠定基础。为了测试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阶段有效果的疗法,有必要识别出患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因此,SCD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标准,”Wagner说。

新希望:辅助改善记忆,有望延缓AD进展

修订版/中国AD临床前期SCD诊断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

韩璎教授谈SCD的意义


参考文献

Source:DZNE - German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 'feeling' for dementia? New findings on subjectively perceived memory problems

Reference:

Minor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in patients with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Steffen Wolfsgruber, Luca Kleineidam, Jannis Guski, Alexandra Polcher, Ingo Frommann, Sandra Roeske, Eike Jakob Spruth, Christiana Franke, Josef Priller, Ingo Kilimann, Stefan Teipel, Katharina Buerger, Daniel Janowitz, Christoph Laske, Martina Buchmann, Oliver Peters, Felix Menne, Manuel Fuentes Casan, Jens Wiltfang, Claudia Bartels, Emrah Düzel, Coraline Metzger, Wenzel Glanz, Manuela Thelen, Annika Spottke, Alfredo Ramirez, Barbara Kofler, Klaus Fließbach, Anja Schneider, Michael Heneka, Frederic Brosseron, Dix Meiberth, Frank Jessen, Michael Wagner, on behalf of the DELCODE study group

Neurology Jul 2020, 10.1212/WNL.0000000000010142;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1014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