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虚劳病肝肾亏虚的中医诊治

 中医罗华昌 2020-10-16

虚劳,指正气虚弱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亚健康或慢性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多为长期疲劳感,易感冒,消瘦,面黄,咳嗽,盗汗,乏力,腹胀,食少,大便不规律,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小便多,脱发白发,腰膝酸软,男性阳痿早泄而女性带证及月经不调等。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调经论篇》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李东垣《脾胃论》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丹溪心法》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汪绮石重视肺、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指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清代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吾观点,虚劳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饮食调养,加上不合理生活习惯所致。如晚上常吃夜宵常吃生冷水果油腻之物伤脾胃而致胆胃上逆,使中宫痰湿重而脾不升清不运化,致中气虚损,晚上太晚睡觉致阴血精髓大量耗损且阳不入阴,早上不早起床不煅炼致人体阳气不升,清阳不清则浊阴不降,人体整天精神疲劳及各种虚损疾病丛生。                                因此,余认为,胆胃上逆而脾湿中气亏损,肝肾亏损为虚劳疾病之根本。而治疗虚劳之症为降胆胃之逆,除痰湿而健中气,滋补肝肾为总原则;同时配合养生之法,归纳为早睡(晚22时之前必须睡)早起(早5时至6时),早起煅练(适应自己的煅练方法40分至一小时),不吃生冷油腻之食品(水果必须蒸熟)。

故余多年治虚劳多以黄芪熟地人参(酌情选上三味)为君,大补气血填肾益精髓以涂虚劳之根本;用麦冬五味沙参天冬玉竹知母山药类(以上酌情选用)为佐,滋其肺金,使金水相资而有金生丽水之意;或又酌情加入枣皮巴戟肉桂附片类使水火既济,使水趋下而火已有不随之势;或更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或再酌情加入用三棱莪术内金陈皮半夏豆蔻白术茯苓类,破血调气化痰除湿而健中气,使胃中不因大量熟地参芪类而感滋腻久服转有他弊,且又使其熟地参芪类其补益之力直达涌泉。

或问,何为胆胃上逆;吾答,清.黄元御观点,盖人体肝脾主升而胆胃主降则人身不病,胆火下行而交癸水则缘于胃土之降,中气虚弱则饮食不成精华反成痰饮瘀浊,清气不升则浊气不降,浊气上逆胆胃壅迫逆行而致众病从生,而虚劳之家更甚。现治此类胆胃上逆各医者用小柴胡汤之类可取良效,余用竹茹败将草半夏陈皮赭石蚕砂类也可取明显之功。                            又或问,何谓中气亏损;答曰,清.黄元御观点,胃主降浊而脾主升清则中气充溢而不病,火衰土湿则痰饮瘀浊上逆而清阳下陷,此中气亏损之来源也。重健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宜人参姜类,培土泻水则宜甘草茯苓加术类。                                                                                                         更问,又何为肝肾亏虚;肝藏血而肾藏精,肝肾同源则精血同源,故肝肾两虚在临床上多指的是肝肾阴虚。吾解曰,人之精血如同灯之油,灯灭则油枯,油枯如大火点则更易衰亡,灯亮则油满,油满则小火点也可更旺燃也更长久耳,人何尤不于此,精血充源则寿,而精血枯耗轻则病而重则亡,盖补阴药与补阳之药用之实有不同,补阳之药少用可奏功,而补阴药必多用则以取效。以阳主升而阴主降。阳升可少用阳药而气易上腾,阴降则少用阴药而味难下达。尤如上述油满则小火点也可更旺燃也更长久之理同源耳!而之所以余多年治虚劳多以大量熟地黄芪类为君,大补气血填肾益精髓以涂治其根本道理又同源耳呼!发一些吾常用虚劳处方,供各位同仁老师食耳。

从生活习惯解决虚劳疾病发生之因,而用中医降胆胃之逆,除痰湿而健中气,滋补肝肾为总原则的理论及方法为余治疗虚劳疾病产生良好的效果!罗华昌写于19年5月3日晚17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