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12大养虾省份8月份动态汇总: 中造虾惨淡,开始备战冬棚虾

 水产前沿 2020-10-16

  • 文/图 水产前沿杂志 李钒


东海岛上弃养的虾塘

进入8月,华南地区已经开始中造虾的养殖,经过20-30天的考验,情况似乎并不是预期想象,很多池塘出现白便、偷死的情况,有从业人员戏称,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虾,有虾的地方就有白便。很多养殖户反映,今年的中造虾养殖是历年来最难养的,预测以后的养殖,都会避开中造虾,抢养头尾两造虾。今年早造虾的神话并未能给对虾养殖带来多少改变,对虾难养仍然是打不破的魔咒。

而华东、华北地区也不能幸免,今年的白便就像瘟疫一样,从南到北,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只不过北方比南方迟一点而已,北方地区是到了7月份才开始多起来,而南方地区进入6月白便就有抬头的趋势,现在北方已经开始陆续收虾,多为小规格虾为主。从目前的情况年看,整体的形势好于去年,但仍不可回避养虾业滑坡的事实。


海南
屋漏偏逢连夜雨

“海南的中造虾是最没有优势的,价格比大陆低,很多养殖户不愿意养中造虾”,一资深养殖户说。8月中旬开始,海南地区又将进入晚造虾的投苗小高峰期,开始养殖尾造虾,主要原因是进入9月天气没那么热了,水体稳定性好,受天气影响较小。其次则是这造虾要赶在元旦前后收获,此时价钱较好,可以搏高价。

才没说完,台风就来了。受台风“电母”影响,海南儋州地区的对虾养殖区受到特大暴雨袭击,某些养殖区连片虾塘变淹,损失暂时无法统计,但这场大雨对中造虾的养殖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水质变动会加剧疾病的暴发。今年西线的雨水比东线要少,海水盐度较高,弧菌的毒性强,所以也有人预测,经过这场大雨后,水变淡,可能晚造虾会比较好养。

今年海南西线的昌化地区比较特殊,有大量的东北人流入投资养虾,塘租推高到3万/口塘,相当于1万多块钱一亩,此类养殖户追求高产,亩产常高达到1万斤以上。


广东
谁的眼泪在飞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对虾养殖区,可以说只要和海水沾边的地方就有人养虾,但今年养虾也是几家欢笑几家愁。举几个特殊的例子,台山地区的养殖情况比较特殊,浙江人为主,曾经辉煌一时,养虾大家都向台山看齐。但今年的情况就有点不对劲了,尽管虾价心理预期比较好,但养殖户普遍放土苗,虽然不会死光,但长速缓慢,已经错过了虾价黄金时期,因此说台山的养殖户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含泪继续投料,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养殖户甚至用鸭料喂虾,也是无奈之举。进入8月,今年养得比较好的已经开始投第二造的苗,这部分养殖户大概占2成,而大部分养殖户会等到中秋前卖虾。

湛江东海岛今年的早造或冬棚晚造虾成功率出奇的高,赚钱的达到8-9成。但进入8月,笔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岛上闲置的池塘比皆是,大概占了6成。很多养殖场只是放部分虾塘,“这造虾是养人不是养虾的”意思是说养点虾有点收成,工人的工资好有个着落,实际上并不看好中造虾养殖。目前中造虾大多在40天左右,8成发病,白便为主,更有甚者一口2亩的高位池只出了1000斤虾的。其实东海岛只是一个缩影响,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湛江其它地方也多是这种情况,中造虾才看到眼泪在飞。


休整的高位池

广西
好景不长,年华易逝

广西地区早造虾成功率很高,养出大规格虾的不在少数,因此也刺激了养殖户的投苗积极性。但是好景不长,年华易逝,进入6月的高温期后,虾塘的发病率开始高起来,主要是白便和偷死,所以广西的养殖户也是最早被“逼疯”,使用红薯治疗白便的地区。对于此方法,大家各执一词,但起码可以肯定,对缓解白便还是有点效果的。

进入8月,中造虾的养殖放苗也有30~40天了,从现在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的产量会受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有业内人士预测,虾价很快就会涨起来了,大概就在中秋前。

由于病害和不可预知天气的影响,现在广西整体的空塘率在30%左右。其实今年由于早造虾养殖成功率较高,大家都选择再接再厉养殖中造虾,但很多都在20-30天左右发病。因为拉白便的虾不长个,留着也是拖累,所以很多养殖户选择排掉,空塘再观望。有部分则在准备晚造虾的养殖,再赌一把。据笔者了解,广西地区这一波发病率可达7成以上,基本可以说是有塘的地方就有白便,有白便的地方就有死虾。


福建
寄希望于冬棚虾

福建的对虾养殖主要集中在漳浦、龙海、霞浦一带,进入8月底,华南大部分地区的晚造虾迎来投苗高峰期,预计会一直持续到中秋前后,而另一波则要等到中秋后清塘再投苗,这部分养殖户会选择在春节前出虾。福建的温棚虾投苗工作也在进行中,由于前期养殖不顺,养殖户多将希望寄托在温棚虾上。很多虾农也担心,尽管冬棚虾的价格很好,但关键还是投苗后30天的危险期能否度过,这段时间天气还不稳定,可能还会有台风,所以现在投苗的养殖户都是“顶风作案”,有一定风险。

8月初,因为养殖周期受高温天气及病害方面的影响,福建各地可以供应上市的对虾量明显减少,特别是小规格虾上市场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所以近期福建整体虾价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秋前虾价不会有明显的升降变化。


福建模式——小面积高位池

江苏
两虾争宠

进入8月,江苏如东县第二造直放苗基本投放结束,放苗量占总小棚养殖面积的80%以上。因为是放苗初期,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出现。外塘养殖的对虾已开始进入销售季节,目前50头左右的虾塘头价是17一18元,60头左右的是15一16元,外塘养殖的形势略比去年好。如东地区外塘养殖的大部分选择普通苗投放,存在生长速度慢、大小均匀不一的问题,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苏北对虾养殖区集中连云港周边,目前已经开始陆续出虾,而早造标苗的养殖户基本已经清塘结束,有条件的养殖户会再养一造晚造虾。由于江苏周边的罗氏沼虾开始大量上市,当地南美白对虾价格小幅下调,养殖户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都在中秋的价格调整。

浙江
痛的又不止我一个

浙江地区早造大棚虾养得确实不错,价格又高,很多养殖户都赚钱了。但是到了外塘直放苗,今年的形势并不比去年乐观。据了解,今年萧山地区空肠空胃、加不上料的情况的情况相当普遍,加上7月初长期阴雨,8月长期高温,很多池塘的水质变动较大,同样也有白便的问题。从放苗后开始,虾苗数量逐渐损耗,最后抓虾的时候,对虾既没有规格,又没有产量,平均亩产只有400-500斤左右,有个别区域整片都不行了。目前萧山地区的虾价40头的18元/斤左右,但产量却在逐年下降,当地很多养殖估计要退出养虾业了。


拉白便偷死的虾

湖南、湖南
仍在摸索中前行

两湖地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一般都在5月底、6月初才放苗,到8月底至9月初开始收虾,1年养一造。因为要经过淡化标粗环节,所以养殖技术难度较高。另外一个模式则是3月份开始室内加温标粗,在温棚内一直将虾苗养到4月底再分到大塘,一般到6月底即可收获,因这个模式投入较高,目前使用的人并不多。

现在两湖外塘养殖的对虾已经开始收获,成功率好与去年,具体收益情况要到9月出完虾才能统计。目前两湖养殖最大的困难还是标粗环节的失苗,有些时候放苗下塘看到虾并没有死亡,而是在水层中间游动,几天后又不见了,其实就是淡化时间不够,放外塘后虾苗应激不沉底造成的,遇到此情况一般失苗率较高。

上海
奉贤虾撑起上海虾业半壁江山

奉贤的水产养殖,90%以上是养虾,而那些养虾人中,有95%是本地农民。总得来说,2016年奉贤区的南美白对虾温棚土池成功率高于去年,达到50%以上,有个别区域甚至达到95%,亩产能达到1500-1700斤。而到了外塘直放苗则喜忧参半了,但总体还是好于去年。由于今年华东地区7-8月长期高温,水质不稳定,很多池塘爆发了白斑综合症与虾肝肠胞虫病,而鱼虾混养池塘或水源较好池塘帅较少发病。目前该地区已经开始陆续收虾,虾价40头的为18-20元 /斤左右,而养晚造虾的养殖户也开始整理池塘。

山东
工厂化养殖热度不减

山东滨州、东营、潍坊、海阳一带是白对虾养殖聚集地,滨州地区以土塘养殖为主,现在已经陆续收虾,规格集中在50头左右,出虾周期会一直持续到中秋后。近年滨州地区整体的养殖成功率并不高,程两极分化的状态,有些地区成功率很高,而有些地区颗粒无收,总的来说成功率在3成左右,略好于去年。由于下游冻厂、加工厂、水产企业、冷链物流等配套措施发展缓慢,山东对虾塘头价较全国平均水平较低。

山东对虾养殖另一个特色就是工厂化养殖或半工厂化养殖,特别是海阳的养殖面积已经突破了12万平方米,成为山东省重点对虾工厂化养殖区域之一。工厂化养殖有一个特点,夏季高温天气停养或者少放苗,一是夏季养殖难度高,二是夏季虾价不高,工厂化养殖没有优势。工厂化养殖的成本约18-22元,售价在30元/斤以上时有一定优势,所以很多养殖户在夏季选择暂停养殖短期休整,目前工厂化养殖存池大虾并不多,预计很快迎来晚造虾的投苗高峰期。


大池改小池,增强增氧和集污能力

河北、辽宁
白便你有我也有

辽宁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集中在营口和盘锦地区。在5年前就有零散养殖但不成规模,大规格养殖主要发生在近3年,很多是养鱼专业户转为养虾的,所以养虾水平比较落后,且跟风的问题比较严重。现在河北和东北地区对虾养殖已经开始收虾,主要是有一部分塘发病顶不住要紧急收虾,以中小规格虾为主。这部分塘多数存在白便、偷死、黄鳃的问题。如果正常养殖的话,北方地区对虾养殖要到9月底才结束,且以养殖大规格的虾为主,按照目前这种态势,养出大虾且产量高的人大概只有2成。东北这边养虾虽然一年只养一造虾,但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老百姓赚不到钱所以都不愿意改变养殖模式,预计明年很多养殖户会转养鱼或者转粗养为主。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