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一条中医好处方的组成

 符中建图书馆 2020-10-16

符中建(深圳市注册执业中医师)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医到目前为止对任何一种疾病都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治疗处方。

例如,同是一个人一样的病,甚至可以具体到同一时段去寻求十个中医师诊治,结果有可能不是十种不同的处方或者就是七八种不同的处方。

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坏事。

好就好在于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灵活机动,临症善变。而坏就坏在于不易学习掌握,容易出错,延误了病情,吃了很多无辜的冤枉药,还损害了患者的身体。

要想组合好一条好的中医处方确实不容易。

第一, 由于中医的病理和药理都是属于抽象性科学,即使是实践中的治疗结果也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但占绝大多数的结果导向也仍然是一种自定义的解释,有可能正确,但也有可能不正确。

       第二, 由于中医形成学科的历史,本身就是以传承为主和以辩证推理为主的发展史。显然,这种形式势必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存在了很多的非唯一性,有的理论或者病案,甚至可能只是历史上的个案或者想象……,因此,以讹传讹的史料也不少。

       第三, 关于药性的定义,绝大多数也只仅仅是从历代的学者,或者名医在漫长的行医过程中,经过多次对患者的人体试验而得出的大概率性结论,但仍然难免存在一大部分的不准确性或者不科学性。

        第四, ……。

基于以上原因,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或者正在证明,不管是过去或者现在,我们的中医师在行医过程中曾经使用过多少都是错误或者不够好的处方,这是历史的悲哀啊!

如果我们现代中医师不能正确地去认识和消除以上这些因客观性或者历史性错误已经给我们带来根深蒂固的伤害,那么,我们将来要想组合到一个现代高效的科学性中医处方,后果将是瞎子摸鱼,不堪设想。

笔者认为,中医师在接诊后决定组合一条高效处方的过程,都必须应当使用如下这种新型的处方组合思维模式:

第一、 必须尽快判断出患者的疾病究竟是涉及到了哪几个器官。

第二、 必须尽快定性出患者的疾病究竟是属于“八纲”中的哪一种,决定治疗法则。

       第三、 必须全面脑补初选出属于相应疾病的最佳有效药物。

       第四、 必须尽快和严谨地过滤上述最佳有效药物中组成复方之后药性张力较大的药物,或者必须马上调配上相得益彰的辅助药。

       第五、 必须尽量排除所选药物中哪些有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出现药能冲突不良反应的药物。

       第六、 必须考虑所组处方对患者本身体质的适合度。

       可以讲,如果我们能够娴熟地掌握了这种新型的处方组合思维模式,再加上自己平时已经扎实的中医基础,那么,能够迅速组合出一条比较高效的中医处方也就只是一个呼之欲出的问题了,这样就会大大地减少了医师的治疗失误,精益求精,指日可待。

从宏观而言,我们国家正在力推全民学中医,因此,即使是对任何一个爱好者或者初学中医者而言,如果能够娴熟地掌握了这种新型的处方组合思维模式,就可以快速地了解中医和学习中医,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新型的思维模式严格地去审视和筛选不管是史书、相传或者道听途说的所谓验方或秘方,能大大地减少走弯路和走歧路都将会彰显出不可估量的帮助。

此外,笔者对于如何才能组合到一个较好的中医处方还有如下深切的体会:

第一, 在病理方面,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存在几种类型。

例如,老人痴呆症就有血管堵塞型和不堵塞型两种类型,而高尿酸痛风症也有湿热型和不湿热型之分……。

第二, 在药物方面,活血药物众多,但按现代药性,活血药中某药对某些器官才有显效也都非常细化。

例如:桃仁,主要是对心脏和神经系统有效。红花,主要是对大脑和子宫有效……。而芍药,这是一种药效张力较大的药物,当它配搭当归时,补血就很好,但当它配搭大黄时通便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因此,学好运用新型的处方组合思维模式,再加上善于对疾病进行分类和能够细化对症下药,这就是能够迅速和准确组合一条中医好处方的最佳标准。

                                                                                       2020年10月16日

                                                                                       写给深圳市建市四十周年的献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