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喝完水就要小便,是什么原因?

 吳偲 2020-10-17


刚喝水没几分钟经常跑厕所,被笑话肾虚,夜里经常被尿憋醒,影响睡眠,一定是肾虚引起吗?

这种情况属于“尿频”,属于中医的“小便频数”、“遗尿”、“淋证”、“尿失禁”、“小便不禁”等范畴。归根结底,尿频主要是参与水液布输、代谢的脏腑出了问题,一定是肾虚引起吗?

《黄帝内经》指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是中医对尿频的病因病机最基本的认识,认为主要是膀胱气化蒸腾布散水液不利,致津液不藏而排出体外所致。

但是,肾与膀胱相表里,《黄帝内经》指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即明确指出了肾在津液代谢中的主导作用。肾主藏精,精可化生肾气,肾气可推动全身津液的代谢输布排泄,还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所以,肾精气亏虚才是膀胱气化不利的根本,也是形成尿频的根本原因。

那么尿频只是肾虚膀胱气化不利这么简单吗?

并非如此,《黄帝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也…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即表明了作为人体的主宰君主,可有序调节其他脏腑的功能,所以,如果心的功能异常,则同样会出现尿频一症。

再者,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指出:“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必遗尿,小便数……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则表明,肺虚也是引起尿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脾胃的中气不足,也是引起尿频不了忽略的原因之一,如《黄帝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即如果中焦脾胃的中气不足,可以引起大小便的异常。

以上谈到的都是尿频的虚证因素,那么尿频只是体虚引起吗?

确实如此,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肾与膀胱的虚,是尿频最常见的虚证之本,也可见心、肺、脾胃虚。

由于本虚,引起标实,即正气不存内,邪气必干扰。《诸病源候论》曾指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即肾与膀胱虚是小便多的根本原因,热邪乘虚而入是标。

当然,不仅仅只有热邪乘虚而入这么简单,还有寒,湿,热,淤血,痰等等病因侵入。

如单纯是膀胱虚寒的气化不利,水邪停聚膀胱,也可用《伤寒论》中的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使水液得以气化布散,则小便自调。

如单纯是肾气虚或者肾阳虚,蒸腾气化不利引起的尿频,则可用八味肾气丸治疗。

如单纯是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气化失司,则可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助养脾肺之气,以恢复气化功能,使气足则小便畅达有节。

但是临床上,并没有单纯的某个脏腑某种病理因素致病,而是多个脏腑多种病例因素相兼为病,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从临床诊治的尿频患者来分析,总结来看,尿频发病的基础是肾、膀胱本虚,涉及脏腑为心、肝、脾、肺、三焦等脏器,湿热、寒湿、气滞、瘀血等为发病的病理因素。

其中,涉及的脏腑又以脾胃多见,所以,我们将尿频的致病根本定位在脾肾,抓住“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的治疗理念,从脾肾之气入手。往往收效甚佳。

因为脾主肌肉,脾气充足则身体肌肉结实,膀胱的肌肉也由脾所主,脾气充足则膀胱的肌肉紧致有力,可以有效的固住小便。肾为一身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充足则五脏六腑之精气亦足,则机体的津液布输代谢顺畅。

针对脾肾脾虚气虚,膀胱气化不利为本的病机,可用味巩堤丸治疗。

组成:熟地黄、故纸、菟丝子、五味子、炒白术、益智仁、茯苓、山药、鸡内金、牡蛎、桑螵蛸、牡蛎

功效:补肾健脾、固精缩尿。

方中熟地黄、白术、菟丝子、山药益脾肾之气,养肾精肾阴脾阴,共同补益先后天之根本。
益智仁、桑螵蛸、补骨脂、牡蛎加强补肾气温脾阳、固精缩尿之功。
五味子、茯苓、鸡内金、五味子健脾益气固精,兼可化湿。

上药配伍,共奏补肾益精,健脾益气,固精缩尿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