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启闭醒脑开窍类 涌泉

 思明居士 2020-10-17

【单穴功用】

涌泉,又名地衢、地冲、厥心。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木穴。肾为水脏,穴如泉水涌出,故名涌泉。本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它具有通关开窍、厥回逆、镇静安神、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之功。用于治疗尸厥、喑不能言、善恐易惊(如人将捕之)、中风、小儿惊风、痫证、脏躁、头眩眼黑、巅顶疼痛、咽肿、喉痹、鼻衄、身热、胸痛、心中结热、胸胁支满、咳嗽喘闷、身面发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口渴引饮、水肿、大便难、腰痛、足心热、五趾尽痛、足不践地、疝气、阳痿、风疹、高血压。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启闭醒脑开窍类 涌泉—足三里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下陵、下陵三里、下虚三里、鬼邪。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1英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下合穴。因穴在膝下3寸,胫骨外侧,两筋之间宛宛中,故名足三里。该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它既能调理胃肠,理气消胀,化积导滞,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内伤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腐食臭、胸膈胀饱、大便不调、小便不畅、水肿、泻泄、痢疾;又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用于治疗咳嗽痰喘诸症;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胃安眠、强体健身,用于治疗下肢痿痹、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胃气不足、脏气虚惫、小儿疳积、胃不和则卧不安诸症。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启闭醒脑开窍类 涌泉—足三里

【伍用功能】

涌泉为肾经井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故有通关开窍、醒脑苏厥、泄热开闭、镇静安神之功;足三里为胃经合土穴、下合穴,也是四总穴,有调和气血、行瘀止血、健脾和胃、理气消胀、消食化积、强体健身、发汗解表、聪耳明目、镇静安神、抑制疼痛之功。涌泉以泻为主;足三里以补为要。二穴相合,一泻一补,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补不恋邪,泻不伤正,强心升压,醒脑开窍,苏厥急救之功益彰。

【主治】

1.尸厥诸症。

2.气厥诸症。

3.暑厥诸症。

4.中毒性休克诸症。

5.失眠。

【操作法】

涌泉:仰卧,五趾跖屈,于足跖心前部正中凹陷处取穴,约当足底(足趾除外)的前、中1/3的交点。直刺0.3~0.5寸;灸10~30分钟。

足三里:正坐屈膝,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在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中指)处取穴;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到一突起的高骨(胫骨粗隆),本穴就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直刺0.5~1.2寸;灸10~30分钟。

【经验】

涌泉—足三里伍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晕厥、休克诸症。据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涌泉、足三里,对动物出血性休克,可明显兴奋呼吸,回升血压。吕老1961年曾遇低血糖昏迷患者,重灸足三里、涌泉、气海、百会,亦有明显的复苏升压之功。失眠,古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症见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彻夜不眠种种。

以上节自吕玉娥老师主编《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