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珐琅彩,为何拥有名贵身价?

 博搜艺术 2020-10-18

  凡提及珐琅彩,通常特制瓷胎画珐琅,其创烧自康熙一朝,为中国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康熙皇帝视野开阔,不但弘扬汉学,同时潜心西方格物之学,注重务实,积极吸取外国先进文明,对西方的科学和艺术均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彼时自欧洲传来的珐琅器、玻璃器等舶来品颇得康熙皇帝青睐,特命耶稣会传教士主持珐琅作、玻璃厂加以仿制,在欧洲传教士与宫廷画师、御窑工匠的通力合作下,珐琅彩瓷终于横空出世,创前世未有之奇。

  随着东西贸易交往的频繁,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台 湾以后,禁海开放,西洋制品开始涌入,西洋珐琅便由广州等港口传入中国,并就地设厂研制,称之为洋瓷,宫中则称其为广珐琅。

  “瓷胎珐琅彩器”就是著 名的“珐琅彩瓷器”。其先在景德镇烧成涩胎瓷或白釉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而成。所用彩料在雍正六年以前,均为进口的珐琅料。清雍正《广东通志》卷58中有:“西洋国——雍正四年五月复谴使进贡——各色珐琅彩料十四块”,“雍正六年——奉怡亲王谕,着试烧炼珐琅料。”烧珐琅料有专职工匠,造办处提及的有“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等。

  珐琅彩瓷器,又有“古月轩”之俗称。由于“古月轩”的名声在鉴赏家、古玩商、市肆之中广为流传,更使珐琅彩瓷器身价倍增。

  珐琅是以金、银、铜等贵金属, 经过八十多道工序打造而成。能产生古玉般温润以及微透的视觉效果,又有瓷器清新亮丽、自然活泼的艺术风格,还会显得十分的富丽堂皇。其工艺涉及到雕塑、绘画、掐丝、点蓝、烧制、錾刻、鎏金、镶嵌等多种技艺, 是一门综合性的精湛工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其造型形态各异,图案题材多样,色彩缤纷华丽,璀璨夺目。

  珐琅是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工铅和锡的氧色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用它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称之为珐琅器。因其是由西域和西洋传入,故又有佛菻、佛郎、大食窑等称谓。珐琅器按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性质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錾胎珐琅器、掐丝珐琅器、画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錾胎珐琅器是在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将胎体錾刻出凹凸的纹饰,而后填涂珐琅釉,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具有宝石镶嵌的效果。

  珐琅彩瓷器,诞生于清康熙时期,据说是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清宫延造办处的匠师将景泰蓝的画珐琅技术成功的移植到瓷胎上而创造的一种新型瓷器品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