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汉风云】不问苍生问鬼神(五)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10-18

对于刘恒传递的信息,贾谊懂了,懂了一部分。

此次接见后不久,贾谊收到调令,免去他长沙王太傅职务,改任梁怀王太傅。

虽说都是王师,看来似乎是平调,其实差别极大。打个比方,长沙王和梁怀王的区别,是县级市和直辖市的区别。

现任长沙王名叫吴著,是开国元勋吴芮的后代,吴芮做人极有一套,当年刘邦玩命清理异姓王,宣称只有姓刘的才能封王之际,居然还破格给他一个外姓保留了长沙王的名额指标。

老刘家和老吴家的感情,到了吴著这一辈,也就磨损得差不多了,长沙王只算是个边缘王,和现任皇帝关系远,地盘小,份量轻。

而梁怀王刘揖,是刘恒最小的儿子,聪明好学,深得刘恒喜爱。

刘恒此举,进一步向贾谊表示欣赏、信任还有委托。

然而,深感皇恩的贾谊没有象刘恒希望的那样低调,他热血沸腾,再次发动。

一篇被毛泽东誉为“西汉以来最好的策论”的《治安策》热辣出炉。

可惜的是,这篇“最好策论”,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看全,我也没有看全,现在能查到的,统统都是班固抄在《汉书》里的节略本。

这篇策论气场强大,体现了贾谊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然而,窃以为贾谊多少有点标题党,比较危言耸听。

文章开宗明义,告诫皇帝,现在的天下大势,有一件事值得痛哭,二件事值得流泪,六件事值得深深叹息,其它违背道理而有伤天时的事情,难以统计。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贾谊继而打比方说,当前情势,好比人睡在已经点燃的柴火堆上,火已经快烧到屁股了。(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照贾谊的说法,世界末日不必等到2012,现在皇帝刘恒就可以找绳子上吊去了!

开篇固然很吓人,罗列的问题库很庞大,通过在下的归纳总结,其实《治安策》着重阐述了三个问题:一、诸候国问题;二、匈奴问题;三、礼教法制问题。

这其中,贾谊认为重之又重,对世界和平造成最大威胁的,是诸侯国问题。

贾谊提出,诸侯国必定会造反,至于反叛的顺序,是由诸侯国的强大程度决定的。换言之,越是强大,越会先反。

贾谊建议,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大刀阔斧分割诸侯国土地(割地),把大国分割变成小国,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最终达到消灭封国的目的。

于是,这个世界清净了;

对于匈奴问题,贾谊向刘恒表态请命:只要授权给我,让我处理匈奴事务,我一定能勒住匈奴单于的脖子干掉他,惩治汉奸,让这些野蛮人臣服于我国(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至于贾谊到底有啥神奇魔法,对不起,贾谊没有透露,我猜不出来。

关于礼教和法制的关系,贾谊的意见是,法制固然重要,礼教更是根本。

要在社会培育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贾谊的《治安策》送呈刘恒之后呢?

很抱歉,没了下文。

班固先生在《汉书·贾谊传》中并没有记载皇帝刘恒的批示意见。

这份由贾谊呕心沥血写成的,凝聚着他的最高政治智慧的《治安策》,似乎就此泥牛入海,波澜不惊。

我断定,刘恒看过贾谊的这份上疏,不仅看过,而且深为欣赏并接受了部分观点。

然而从皇帝刘恒的角度,对这份高调的上疏,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低调。

刘恒同意封国是安全隐患的观点。问题是,如果按照贾谊说的大刀阔斧对封国下手,隐患就会直接升级为危机冲突。

而现在的政府,远没有做好打大仗,打全面战争的准备,因此,削减诸侯国势力、整备军务、筹备战争只能在暗中进行,不可声张;

至于匈奴问题,当代王时就和匈奴打过交道的刘恒很清醒,贾谊是书生空谈,纸上谈兵。

匈奴问题归根结底是军事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战场厮杀不是坐而论道,学者型干部贾谊莫非比打了一辈子仗、张口骂娘的刘邦老爹还要威猛?

至于加强礼教的问题,贾谊的意见更是影响深远,这建议将为刘恒的孙子刘彻将来的“独尊儒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刘恒算是彻底读懂了贾谊,可惜的是,贾谊没能理解刘恒的用心。

一腔热血的贾谊,一片忠心的贾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煌煌之论没了下文,心中的郁闷之情,我可以感受。

更让他郁闷的事情还在后面。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贾谊的学生,刘恒的儿子,梁怀王刘揖出了交通事故。他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

按说这事和贾谊关系不大,如果说有关系,顶多是平时没有加强对刘揖的安全教育。事实上,刘恒也并没有因此事责难贾谊。

然而,贾谊深感对不起刘恒的托付,同时感伤一身抱负无从施展,他自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常常独自哭泣(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

痛苦的贾谊又痛苦地过了一年,在痛苦中死去,终年33岁。

贾谊,是早逝的天才;他少年成名,青年得志。

他有报国之心,有治世之才,深受皇帝赏识。

刘恒认为,他欠缺的是挫折和锻炼,经过磨砺,他将变得更加强大。

遗憾的是,贾谊没能经受住这场考验,他的人生本应更加精彩,却最终早逝,倒在了起跑线上。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贾谊论》

有成大事之才而无成大事之量。悲夫,贾谊!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

游手好闲的无赖,最后也能当皇帝

秦始皇和他的短命帝国

秦朝要亡于“胡”?

大秦帝国要亡于“WHO”?

大秦真的亡于“胡”!

热火朝天的反秦革命运动

走自己的路,无路可走时就不走了

造反起义,也不耽误竞争上岗

楚霸王隆重上场

他就是为夺权而生的

从被忽悠到楚霸王

最开始投奔项羽的三员大将是谁?

刘邦的艳遇

到底谁杀死了陈胜?

张良是怎样炼成的

大将章邯的郁闷(上)

大将章邯的郁闷(下)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上)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中)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下)

项羽为什么坑杀二十万秦军?

“先入关中者为王”,怎样忽悠住了刘邦?

刘邦为数不多的屠城事件

大秦王朝停牌退市

当皇帝才是最大的欲望

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汉朝是汉王刘邦建立的,刘邦的汉王又是谁封的?

被项羽赶走的刘邦

韩信对项羽的点评,堪称经典

刘邦也吃过项羽的霸王餐

陈平为什么死心塌地辅助刘邦?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项羽也是一样

刘邦和项羽的战斗力差多远?彭城大战让人一目了然

大难不死的刘邦,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人才为什么都出在刘邦手下?

背水一战的由来

幸运的叛徒

韩信的一次经典水仗

在韩信的军营,刘邦唱了一出大戏

刘邦和韩信都曾经是无赖

韩信的智商

刘邦和项羽的逗你玩游戏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的现场版什么样子?

霸王别姬,英雄末路

汉朝的诞生

刘邦的“一国两制”

 野兔和猎狗

一起来看看刘邦的选人用人

关于匈奴那些事

刘邦的烦恼:搬家

刘邦的无间道

吕氏肉馅启示我们,千万不要得罪女人

淮南王英布

萧规曹随

父子皇帝两朝臣(评书版)

桃色事件

集体上位

汉室乱局(上)

汉室乱局(下)

将相和

节外生枝

即位(上)

即位(下)

清  宫

打工仔的类型(上)

打工仔的类型(中)

打工仔的类型(下)

辞职

外交(上)

外交(下)

名臣的风范

名将的风范(上)

名将的风范(下)

牢狱之灾(上)

牢狱之灾(下)

不问苍生问鬼神(一)

不问苍生问鬼神(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三)

不问苍生问鬼神(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