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忽略这些危险信号吗 ?缺乏这种思维方式迟早要吃大亏 !

 少雍说交通 2020-10-18

这是祁东交警叶子发给少雍的视频。在开始之前,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事故发生的过程。视频车直行,未能及时发现右侧变道的摩托车,双方都一意孤行,最后摩托车被视频车顶翻数米远。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司机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场景化思维方式,看到特定的场景脑子里就会浮现这个场景的利弊,以及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点。

———— / 场景分析 / ————

这是典型的国道县城小场景,类似的场景有如下特点:



交通参与者复杂



国道途径县城、乡镇的路段,小车、货车、三轮车、摩托车、行人混杂,这些都是危险源。

视频中的摩托车驾驶人变道不打灯,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受过专业的驾驶训练,所以你不能和他们去讲道理,他们不知道行车有多么危险。



交叉口众多



为了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会增设人行横道,也会刻意增加一些交叉口,但这些地段车流交织,存在众多的冲突点,因此也是事故高发区域。

变化就意味着危险,变化越多,危险越大。这个时候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减速、备刹,防备不期而遇的危险。



视觉盲区



视频车由西往东迎着太阳行驶,加之路侧停车秩序混乱,导致他未能及时发现突然从“静盲区”蹿出的摩托车。
与此同时,视频车右侧有拖沙的小货车,移动的物体给司机视线造成遮挡,形成“动盲区”,这时“鬼探头”就极易发生。


更容易被其它车辆牵连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周边车辆更容易犯错,所以自身也就更容易被牵连。

———— / 对症下药 / ————

熟知了场景特点之后,就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对症下药,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驾驶模式



控制好速度



逢道路变化、逢盲区变化,反应时间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速度同时与摩托车拉开足够的距离。

这么做的原因是,降低周边车辆对自身的干扰,增加自己的反应时间


警惕危险信号



从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出车主随性的驾驶风格。第2秒,就应该能发现斜斜汇入的摩托车;

第4秒,经过人行横道,车主依然未作任何减速;

第6秒,其猛烈撞倒摩托车。

这个过程中,地面出现了“人行横道”、“直行和左转混合车道”等标线,可惜司机却视而不见,我行我素。

安全驾驶不是出现险情后才去化解,而是不让潜在的危险发生。警惕每一个危险信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驾驶策略,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事故。



责任认定



这起事故的责任划分,少雍的观点是,摩托车负主要责任,视频车负次要责任,为什么呢?

《道交法》实施条例第44条第2款有规定“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按照“谁变化、谁负责”的原则,直行的视频车应当优先通行,转弯车辆则应当让行。

但是,作为主路权的视频车也应当树立防御性驾驶的理念,不能因为路权在自己一方就闷着头往前冲。

而作为次路权的摩托车更是如此,一定要提前开启转向灯,确保安全后才能变道

这就是少雍经常说的,主路权者且饶人,次路权者知进退。

无理不取闹,有理且铙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建立最和谐的交通环境。

END


 
 

温暖靠谱的老司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