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托车连续变道和大货车对撞,告诉了我们什么?

 疯狂插曲 2017-10-11

当然,这么做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保障大家一生的行车安全。

留言梦飞都看过了,总的来说还算满意,大家初步建立了安全驾驶的“思维框架”,换句话说,楼已经盖差不多了,就差封顶和外墙装饰以及内部装修了。

这个是急不来的,需要时间积累,每天看文章,思考案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对于这两个案例,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同一个。

虽然路况不同,一个发生在高速上,一个发生在国道上;肇事方也不同,一个是汽车,一个是摩托车……不同点很多,当然,这些都只是表象。

表象对我们来说,具有迷惑性,不具有参考价值,因为表象不会重复,而且无法推演。对我们有价值的是其中蕴含的规律,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一切不过是在按照规律不断重复罢了,无论表象如何变化,规律是不变的。


而当前中国交通的规律,梦飞已经给你找到了,就是“三逢四要原则”。这两个视频违背的就是“三逢四要原则”中的,逢盲区必“四要原则”,以及逢自身变化得“多观察”。 


 


请仔细看,这两个视频的两个肇事方,都是一口气跨越了几个车道,而他们的前车,无一例外对这两个肇事司机的视线造成了遮挡。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盲区变化”,而且是盲区变化中的“移动中的盲区”。

梦飞说过,当你思考不清楚一件事情的时候,回到这件事情最初的定义,一定能找到答案。 

什么叫“盲区”,所谓盲区的定义就是:“司机视线被遮挡,但却又会窜出其它交通参与者的地方,这就是盲区”。

所以,以后无论是静盲区还是动盲区,只要你视线被遮挡,而那个地方又存在危险,你别无选择,就只能做到“四要原则”(要减速、要备刹、要眼神、要精神),当然更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就会出问题。

昨天,其实梦飞还留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但没有人回答。那个问题是:看完这两个视频之后,你有没有想起自己的一些类似的危险举动。  

很多车友言之凿凿说,绝没有过类似的举动, 这是在撒谎,或者你压根没有意识到,这是属于相同的场景。

梦飞来给你描述一个场景:

在市内,一条相对拥挤的双车道上,从左往右我们定义为,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第二车道的一半不时被一些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占领。

A车是你的前车,你嫌A车开得慢,向右加速变道,变到一半,发现第二车道已经被电动车占领,连忙又缩了回去,回到第一车道。

这个场景你熟悉吗?这样做过吗?

为什么你觉得可以变道?因为A车的遮挡让你没有发现第二车道已经被电动车占领,这其实也是典型的移动中的盲区!

再换个场景描述一下,跟刹必行,大家都很熟悉吧。有的车友,明明看到前车突然变道,他还以为人家傻,给他把道路让出来了,没有及时刹车,结果当前车全部闪走之后,发现他面对的居然是一个坑或者一个障碍物!

这也是典型的移动中的盲区(前车的车前是经典的盲区),所以梦飞才一定要求大家,跟刹必行!

再这照顾一下最近才关注梦飞的车友,所谓的“跟刹必行”就是:当前车刹车或者突然变道时,你不用思考,果断刹车,否则就一定会错过最佳处置机会。

很多车友其实已经读过了梦飞写的《开车是一场修行》三本书,而且也跟着看了很久的文章。从现在开始,大家看到一个案例之后,不要单纯只关注这一个案例了,看完就完事儿,而应该深究其规律,然后像梦飞这样推演,想想是否有类似的案例。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把你的安全驾驶体系丰富起来,让你在行驶时更加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