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档案局经科司企业处调研中国石油科研档案工作

 细雨青衫 2020-10-19

以下内容来源:@石油档案(微信号:zgsydag),经授权发布。


2020年10月13日,国家档案局经科司企业处处长蔡盈芳一行5人,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调研指导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穆龙新对国家档案局蔡处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穆龙新副院长指出,中国石油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企业,特别是对于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来说,科学数据是中国石油的另一种“石油”,是重要的数据资产,是科学研究和业务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国石油建立了完善的科学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归档和利用规范,有效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研提纲

一、科学数据归档情况,包括哪些科研项目形成科学数据,量是多少,存储格式主要是什么,形成的科学数据是否归档。

二、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情况,是否按照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明确科研项目文件材料(包括科学数据)归档范围、归档整理等要求,是否建立归档模块。与档案管理系统集成情况。

三、本单位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情况,包括是否建立本单位的科学数据中心(或计划建立),财政支持和非财政支持科学数据汇交情况(都交给谁,怎么交?)。

四、科研项目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制度建设,科研档案管理体制,科研文件材料归档(科研档案交到本单位档案部门),档案专项验收(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五、科研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会上,研究院科研处刘磊汇报了科研项目管理及科学数据归档情况,研究院档案处杜艳玲汇报了科研档案管理情况。

中国石油档案馆、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有关业务负责人员以及研究院科研管理处、档案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参会人员就科研项目管理、科学数据归档、科研档案工作制度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

中国石油档案馆王强副馆长感谢国家档案局企业处一行的调研指导,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联合科技管理部及时组织制修订中国石油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科学数据归档管理,发挥科研档案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价值。


研究院简介
数据/档案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lPED)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面向全球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油气上游综合性研究机构,包括北京院区、廊坊院区、西北分院和杭州地质研究院,业务领域涵盖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信息化与标准化、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等。

研究院人才资源丰富,共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科研人员近2000人,包括两院院士8人,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20余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5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9%。

研究院理论技术实力雄厚。具有比较完整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能源战略与信息工程的学科体系,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了一系列重大配套技术和专项特色技术。

研究院科研条件完善。拥有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页岩气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CO2驱油与埋存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和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以及16个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和众多仪器设备;中国石油数据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资料中心设在研究院,存有大量的勘探开发数据资料和科技文献,配有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及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

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对外技术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中心,与30多个国家的石油公司、研究机构、大学和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内外十几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者:杜艳玲  审核:王  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