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深度思考,就会感觉无效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一

先讲一个寓言故事:张三特别能吃,有一次,从没吃过馒头的张三,一口气吃了七个馒头。吃完第七个馒头,感觉饱了。张三就说:早知道吃这个馒头能饱,就不吃那六个了。

第七个馒头由于吃上就能饱,就成了大家争相效仿的对象,纷纷研究这第七个馒头能吃饱的经验。这样的寓言故事在现实中经常会上演,很多人在吃了第七个馒头并没有吃饱之后,自然会得出结论:原来这第七个馒头并没有吃上就饱的功效。于是所谓的吃这个馒头就能饱的经验遂不了了之。

还是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来谈这个话题。

比如,加强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很可能有的同学经常预习,却在学习上没有多少进步的迹象。原因是什么?

我们把预习当做那第七个馒头。

那么,另外六个馒头又是什么呢?

那六个馒头需要我们的深度思考才能找出来,缺乏对他人经验的深度思考,很快会让你感觉这个经验的无效。

对预习的深度思考是怎样的呢?

预习,我们通常的理解就是把下一节将要上的内容看一下。但是,真正的预习可不这么简单。

在预习的时候,首先你要理解那些基本的概念、公式、原理。因为,这些基本的概念、公式、原理就像盖房子的砖块。老师讲课的时候,会让你建立起自己知识的房子,缺少了基本的砖块,怎么能盖起房子来呢?

然后,你可能会说:有些概念我弄不明白,有些原理我理解不了。

不要着急,这正是预习所要的——你需要寻找到那些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

有的同学会说,我找到了,就是某某原理或者某某公式我弄不明白。然后,我是不是就算预习结束了。

预习远没有结束。

当你有了不明白的问题之后,你需要翻看一下以前所学的知识,运用你的大脑,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的。或者,你需要对这个原理进行细致分析,进行简单推理,来尝试着进行理解。

总之,你必须尽你所能把不明白的这个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记住:无论你是否弄明白了,你预习时候对这个知识的研究,对你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现在,我们来看,为什么预习的时候这样的自我钻研更有价值。

我再来打个比方。一般来说,人们在钻研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久思而不得解,是不是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这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所买的货物是你自己迫切想得到的,尽管这个货物很重,你依然会很高兴得把它尽快拎回来。如果是别人硬给你的,你可能会有放弃的念头,最起码是有拖延或者不耐烦的心理。

较重的货物就是老师讲的难点,你很可能会在理解难度大的问题上出现不耐烦。而如果是你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你会接受起来更愉快更投入更主动一些。

学习就是这样,差别就在于你是主动求知,还是被动接受。

这,可能才是预习最大的功能——激发你主动自觉的求知欲。

 一个知识点,你经过了自己的钻研,虽然没有弄明白。但是,很可能接近了答案。最起码你对通往答案的这条路更熟悉一些了。

这就像别人要把你从下面台阶上拉上来,你如果在拉你的人下面的第二个台阶,那么就很容易拉你上来,如果是第三个、第四个,甚至距离更远了,很可能就够不找你了,那么要想拉你上来就困难了。

学习也是这样,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不可能把处在各个台阶的人都逐一拉上来,最容易拉上来的就是处在靠近答案的台阶上的人。

而预习,就是让你距离问题的答案更近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