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批评孩子该不该算陈年旧账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一

   孩子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犯了错,家长就会陈芝麻烂谷子地数落孩子以前的诸多劣迹,大有清算旧账的嫌疑。比如孩子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家长一看,心烦意乱,马上就想到以前孩子把衣服挂坏了的往事;还有一次竟然把家里的瓷器碰到地上摔碎了;再就是那次忘记关水龙头,把家里的地板泡坏了。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孩子就是一个闯祸的主儿。

     法律上有个名词叫做“累犯”,我查了一下,所谓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 又在一定期限内犯了罪的罪犯。各个国家的法律对于累犯都是加重处罚的。

   但是,孩子不是罪犯,不能使用对待罪犯的方式。许多家长也许出于习惯或者本能,很多时候估计是家长发泄自己的不满。孩子一旦犯错,家长脑子里就会涌现出孩子以前的错误种种,然后,就像开批判会一样,一一罗列出来,不对,是一口气连珠炮般脱口而出,想让孩子心服口服。

    二

    但是,孩子可能既不口服更不心服,不像家长预想的那样:只要重拳出击,直击要害,孩子就会羞愧难当,马上见效,发誓改正。其实,这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真实情况大多是孩子认为家长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于是或者与你顶嘴抗争,或者夺门而去,总之是不欢而散。到最后,家长和孩子甚至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因为一点小事会闹得这么厉害!

     很明显,家长如果由着自己的性子借此数落孩子的诸多不是,很可能既让孩子改正不了当下犯的错误,又会让孩子继续犯下顶撞家长或者故意逆反的错误。

   三

   那么,家长,尤其是母亲,为什么会因为孩子犯的一个错误而牵连出那么多孩子以前犯的错误呢?其实,也不能只怪家长,这是有心理学原因的。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可得性思维偏差”,解释起来有些复杂。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人咨询你:“你说我这次出差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呢?哪种出行方式比较安全啊?”如果你恰好看过前些天有飞机失事的报道,你肯定会说,还是坐火车更安全一些。其实,根据可靠的数据统计,是坐飞机比较安全。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你恰好可以想起来的那次飞机失事的新闻报道,让你的思维或者判断出现了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偏差。

   四

    这个例子和家长数落孩子有什么关系呢?可得性思维偏差告诉我们,我们大脑中对有些事情的判断,依赖于我们最可能想得起来的那些证据。孩子犯错之后,家长在一种烦躁情绪之下,很自然会想起孩子以前相关的一些错误;一旦家长想起了孩子的诸多错误之后,就会得出孩子真是在某些方面比较讨厌的结论。比如,孩子偶尔忘记了做什么事情,你就会联想起他以前经常丢三落四,于是就会脱口而出:你这个孩子没脑子。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回忆起孩子所有的表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会发现这样的推论显得太轻率,孩子还有那么多的时候表现出了与此相反的特质,只不过,你这会儿在可得性思维偏差之下,只能想起他的那些错误。

   很显然,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五

    要改变这样的管教方式,最根本的是家长对孩子犯错这件事要有正确的认识。孩子从小到大,其实就是在一个个错误中成长的。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给了孩子诸多的提醒,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做这件事情应该用什么方法,应该杜绝哪种办法。

   这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你不能因他在蹒跚学步时跌倒了,你就打他、骂他。孩子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谁的成长中会不犯错误呢?家长总想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来让孩子少犯错误,其实,你嘱咐多少遍,可能也不如他自己亲自体验一次。

  六

   当然,孩子有些错误不可放纵,比如涉及做人的底线、道德范畴、法律明令禁止的事情。除此之外,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就要把这种错误作为孩子成长的垫脚石,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商讨如何解决问题,避免再犯。或者,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反省,不要过多参与。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自省能力。即使你要帮助孩子,也要坚决杜绝数落孩子以前的类似错误。一旦再有这样想清算旧账的苗头,家长一定要提醒自己: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导致让事情越来越糟的后果

   七

   其实,不仅是家长对孩子应该这样,夫妻相处、同事朋友相处也要注意。出现问题要就事论事,不要因为A,牵扯出B,进而C、D、E、F,一系列的陈芝麻烂谷子都出来了。要防止矛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前的错误本来已经解决,以前的矛盾都已经得到谅解,以前的冲突已经解释清楚,那就让它们像一页历史翻过去就是了。

   不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是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恰恰说明了我们不能犯这样冤冤相报的错误。那些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老是记仇的人,很难得到生活的平静和幸福。这是我引申的奉劝所有人的话,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该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