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高三同学的话——你要的是有用,还是真假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我们判断一个想法,经常会用真假来作为标准。比如:我们会说,你这样想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不能这么想。

我们就此认为,真实的想法是我们应该保留的,该抛弃的是虚假的想法。

“我很胖,这让我很自卑”。当然,有人不胖,只是自己认为胖,她自然不该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如果真的是一个胖人,他就该这么想吗?

现在,假设“我很胖”是真的,与上面的想法对比一下,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个想法:
“我很胖,但是我可以很快乐;
我很胖,但是我可以很可爱;
我很胖,我可以想办法减肥。”

很明显,这样的想法才对一个人有用,才是有帮助的,才是更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对有些想法的取舍,并不能用真假来做评判,而是要用“有用还是有害”来做甄别。

有时候,有些想法可真可假,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有人在工作中遇到一点挫折,进而就想到,领导不信任我了怎么办?如果被开除了怎么办?

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焦虑。

如果有人告诉他,他不会被开除,没那么严重。他可能就会反问:要是真的怎么办?你不能否认这个可能性吧?

这当然可能会是真的,即使概率小,也不是零,什么可能性都有。

作为老师,我知道有些同学会把以上问题用考试来代替,一遇到难题,就涌上一个想法:“我考不好怎么办?”

有些同学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得焦虑起来,甚至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更无法专心学习。

怎么走出这种焦虑呢?

根据以上分析,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就马上问一下自己:我要的是有用,还是真假?

如果明白了这样的想法对我没用,那么,对我有用的想法是什么?能够让我变得更好的想法是什么?对我帮助最大的想法是什么?

“考不好怎么办?”这个想法有可能是真的,任何人都有考不好的可能。即使这个想法已经变成了真的,真假又能如何?我们要的是有用的想法,我们需要选择对我们有帮助的想法。

但是,如果让“考不好”的想法继续存在下去,它就会与我们渐渐融合,它会伤害我们,会让我们焦虑,会打乱我们的节奏,会让我们陷入痛苦,会耽误我们的学习备考。如果这个想法是一个人,那不管他长得多帅,不管多有钱,我们都要远离这个会带给我们伤害的人。

怎么远离呢?问完自己之后,拿出一支笔,写下对你有用的想法。

比如,想想以前有哪些成功的经历;想想我该做些什么减少考不好的概率;我还有哪些需要弥补的知识等等。

你要认真想一想,让自己想明白,考的好与不好,与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有些不可控,比如试题难度;有些是可控的,比如,复习得更熟练些,总结做题规律,做好充分准备等等。

写完你可以掌控的事情之后,那就赶紧开始行动吧。行动是克服焦虑的最好办法,因为这会让你恢复掌控感。不要说问题太多解决不过来,解决一点就少一点,就更接近让自己变好的目标。

还是那句大家熟悉的话:清除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在那里种上庄稼。

如果是没用的想法,那就把它当做杂草,想想自己该种下些什么有用的种子,用什么有用的想法去代替它。大脑是一块需要占领的阵地,有用的想法不占领,负面的想法就会霸道横行。

如果想法还是挥之不去,再教你一招。用解离的方法。比如,把这个想法用你熟悉的旋律唱出来,比如用生日歌的旋律,多唱上几遍,你就会突然发现,这种想法挺搞笑的,然后你就开始接纳这个想法,与它和平共处,而不是在抗拒中被它折磨。

或者采取一种恶搞的方式,让这种想法暴露出来。想象自己大脑是一个电脑屏幕,屏幕上不断出现“考不好了,考不好了。”想象这几个字会不停地变换字体和颜色,在屏幕上古怪地闪现。渐渐的,你就会觉得这样的想法很荒唐,告诉自己,赶紧去干正事吧。

这样的解除焦虑的方法还有很多,当然,开始可能没有效果,但是,要自己尝试着去钻研和琢磨。

记着问自己这句话:你要的是有用,还是真假?然后,开启以上方法,不断练习,你就会逐步清除那些会对你造成伤害的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