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讨厌的孩子的特质,也许是他将来安身立命的优势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如果现在我问一个家长,你的孩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真的能够准确全面客观地描述出来吗?

没有哪个家长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地回答,除非是一个太过自信的家长。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家长该做的工作,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之前都没有认真做过。

假设你要向一个从未见过孩子的亲友介绍你的孩子,你需要尽可能介绍得详细周到,从孩子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状况、性格特点、交友能力、智力水平、情感特质等等,你会怎么介绍?

孩子喜欢做什么?最擅长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发怒,什么情况下会格外兴奋?

孩子哪些方面像你?和你不同的地方在哪?孩子哪方面让你难以理解?哪些方面让你感到格外欣慰?

你不必急于一时把孩子的介绍都写完,可以随时增减,及时修改完善。有些把握不准的,你可以向熟悉你孩子的人求证,比如孩子最好的伙伴、同学、你的邻居、孩子的老师等人。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你会发现,作为父亲或者母亲,你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从未像现在这样仔细观察过孩子,你会发现孩子有许多你以前没有关注过的品质,你可能会改变你以前对孩子的看法。

你还会惊讶、后悔或者欣慰,也会伤心、担忧或者焦虑。但是,不管怎样,你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到底意义何在?我们慢慢来看:

你在不断对孩子观察求证、重新审视思考的基础上,一定会得出关于孩子的两份清单,一份是正面特质清单,另一份当然是负面特质清单。就像下面的这个:

你最好也能够形成孩子的正面和负面清单。

然后呢?

找出正面清单中你想强化的孩子的两三个特质,这两三个特质是你比较确信孩子具备的,并且你希望这些特质能够让孩子更多的出现。当然,也许孩子不这么认为,或者说并不认同自己有这样的特质。

首先,尽可能留意孩子这些特质在哪些场合会显现出来,一旦发现,就向孩子明确指出来。比如:你的动手能力很强;你很会修理东西;你擅长与人沟通;你比较幽默风趣,你有文学天赋等等。

其次,不放过表扬孩子的机会。这种表扬要具体真诚,可以向在场的其他人夸赞。你甚至可以讲一个孩子良好表现的故事,告诉他人,孩子那次是多么机智地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第三点,就是不断为孩子展示自己的正面特质创造机会。孩子有某方面的潜在优势,但是,大部分优势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的能力,家长需要为孩子的潜能提供发挥、展示、证明、训练的机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喜欢读书,那家长就多带着他去书店和图书馆,在买书上丝毫不要吝啬。

如果孩子在某项运动中有一定天赋,那就多和他去进行这项运动,最好家长也培养起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不是让孩子成为这项运动的冠军或者佼佼者(能够做到),而是让孩子在运动中找到自信。

现在,我们再来看,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那些负面特质。

有些负面特质,很有可能是家长的误解或者以自己的标准进行的评判。

比如,有的家长描述自己的女儿“固执任性,难以变通,盛气凌人。”

但是,现在,我们重新审视她这些负面特质的行为表现,先接受孩子的这些所谓的缺点(毕竟每个人都有缺点),然后,尝试着把这些缺点放到另外的情境中去让孩子表现出来。

比如,既然孩子固执任性,只要有可能,那就多给她选择的机会:“你是晚饭前还是晚饭后做作业?”而不是直接命令她“你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吃饭。”这会让孩子有掌控感,而掌控感有利于孩子培养自尊。

当她因为坚持不懈做了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你就要说:你的执着让我高兴。而不是一味指责她在一些事情上“难以变通”。

当家长这样引导孩子的时候,他发现女儿的“固执任性,难以变通”变成了“很有主见,独立自主,凡事能有自己的思考”。于是,家长修改了女儿的正面和负面清单。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这样做是不是助长了孩子的缺点了吗?

实际上,很多缺点都不是绝对的,都要结合一定的情境才能判断(道德品质问题除外),此时的缺点,彼时就成了优点。

同时,孩子的有些特质并非是家长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与其让孩子在自己的缺点面前沮丧,倒不如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有什么样的特质。在此基础上,也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特质在什么情况下是缺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成为优势。

提醒家长的是,再多的唠叨和提醒也不能把孩子从羞涩变得外向,把笨拙变得灵敏。数落孩子的结果可能是让他们更加不自信,只有先悦纳自己,提升自尊,才能让孩子学会不断尝试着去扬长避短。

我们做家长的,主要任务不是控制和改变孩子,而是在让孩子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地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为此,家长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不要简单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孩子优缺点,有时仅仅是因为孩子某些方面与你不同就被你否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孩子是不同于任何人的独特的个体。

记住这句话:你所讨厌的孩子的特质,也许是他将来安身立命的优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