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诗病举隅(60):摞眼

 123xyz123 2020-10-20
唐宋诗病举隅(60):摞眼

在近体诗律诗之中,动词或形容词,被诗家称之为“诗眼”。诗眼处于律句的关键位置。在以名词为主的律句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因而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摞眼”被历代诗家所忌讳,一定要加以回避。

“摞眼”之病还有另一种说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律诗字数句数和对仗都有严格的要求,使诗体有格式化的倾向。为了避免程式化,让诗人们在限定的体式中的追求灵活多变,同时在固定的格式中产生韵律的变化,律诗还有一种不被初学者所知的要求,忌律诗中两联结构相同,两联结构相同也叫是“摞眼”。

“摞眼”之病,在唐宋诗词也有不少,譬如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既写旅途风情,兼写漂泊无依的心境。全诗景中有情,融情于景,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近代李庆甲在《瀛奎律髓汇评》中评价此诗道:“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不过,本诗中间两联名式类同,皆为2-2-1句式。没有参差变化,没有韵律起伏,此犯“摞眼”病也。本诗还有一病,不为外人所知,此诗意象皆悲秋之慨,惜“细草微风”乃春景,略不和协,亦是一瑕。

摞者,即把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眼,诗眼也。即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也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比如贾生《逢僧诗》:“天上中秋月,人间半世灯。”“灯”字乃是眼也。又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乃是眼也。还有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比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就是全诗的诗眼。我们这里所谈的是“一字之工”,因为诗人“摞字”之犯常有,而“摞句”之犯则不可能会发生。下面便举一例来说摞诗眼的情况,譬如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本诗是许浑从丹阳去长安途中经潼关所作,首联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透露出悲凉的意绪,传达出旅途的况味;中四句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尾联含蓄地表白了自己淡泊名利的意趣。《历代诗法》赞云:“景近趣遥。”清代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也道:“五律之‘红叶晚萧萧’,全局俱动,为晚唐之翘秀也。”只可惜本诗中间两联皆为2-1-2句式,其中“归、过、随、入”四字诗眼皆在同一位置,形成“摞眼”之病。

由此可见,“摞眼”之病有两种特殊句式:2-1-22-2-1句式。这两个句式分别有两个专属的名词:长撷腰病和长解镫病。日本僧人遍照金刚(空海大师)在《文镜秘府论》中就有关于“长撷镫病”和“长撷腰病”的记载。唐代诗评家元兢在《诗髓脑》说的明白:“撷腰、撷镫并非病也,文中自宜有之,不间则为病。”所谓“间”,便是间隔,要求句式错综变化。下面分别举例证之:

第一,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若无解镫相间,则是长撷腰病也。其句式为:2-1-2式。譬如杜甫《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此诗为杜甫在洛阳时所作,描绘了郑氏东亭周围美好的秋色。本诗从意境上来说,可以说无法挑剔。但从句式上来说,则是重叠的。全诗八句都是2-1-2句式,动词“入、乱、欹、曳、冲、护、寻、傍”八字皆在同一位置。显然是犯了“摞眼”之病,而且是“八平头”之病,当然也可算犯长撷腰病。杜甫此诗,让人以为是伪作,诗病之多,真是不好意思说他老人家了。

第二,长解镫病者,第一、第二字意相连,第三、第四字意相连,第五单一字成其意,是解镫;不与撷腰相间,是长解镫病也。其句式为:2-2-1式。譬如上官仪《高密长公主挽歌》: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本诗是上官仪对平阳公主的悼念诗。平阳公主系唐高祖李渊之女,柴绍之妻。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 绍从李渊在太原举兵反隋,她回家散财招兵得七万人,亲率师与李世民会于渭北,时称娘子军,后封为平阳公主。《新唐书》有载:“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 对平阳公主的悼念诗较多,明代王世贞有诗云:“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本诗的之问题在于后三联句法类同,句式皆为2-2-1式,故犯“长撷镫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摞眼”是指诗眼处在同一位置,诗眼的词性限定在动词和形容词,诗眼可能出现在五七言句任何位置;“摞眼”并非全等于长撷腰或长解镫,而是二病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句式不同也可能犯“摞眼”病,对仗句亦可犯“摞眼”。“摞眼”之病并不违反诗词格律,所以算不上什么大病,完全可以忽略,如果能避当然是好事。老杜所犯都不能免,又怎么能苛求于今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