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知】“放松”之体、用、术——拳技篇

 阿金大大 2020-10-20
拳学之道分为“体、用、术”,“放松”本来是一种感觉不是练习方法。从主观体验而言,“不紧张”就是放松。在主观体验放松的情况下,人体维持身体稳定的机制会自动工作和掌控身体(医学术语称为“非意识本体感觉”调控)——外在表现是拳术动作稳定不易受到外力干扰,甚至“反应”可以不经过大脑,形成“虽不见不觉而能避之”的效果。放松的训练方法之一是“紧中求松”。

皮毛要攻,筋肉要松,节节贯穿,虚领在中。——《太极拳谱》

我早年跟翁福麒先生学习杨禹庭先生的吴式太极拳,翁老师送过我一本书是他和李秉慈先生合著的《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书后面收录了一些太极拳的谱文。彼时我刚上大学一年级,也开始在“老师的教学”下学习拳术。可能是“三分钟热度”的缘故,那本书从头到尾看了许多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面四句谱文。这四句最初来源已不可靠,当时只是知道杨禹廷先生的学生对这四句都非常重视。
太极拳很强调“松”,其实不仅仅是太极,其他“内家拳”也都强调这一点。“松”与“紧”对应——于是人们对“松”的理解又分成了两种:一些拳家认为练松要贯穿始终,要“松柔”“大松大软”;另外一些拳家则强调“松紧”,要“松紧、紧松勿过正”甚至“练紧不练松、紧到即成功”。这反倒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了!
本文是从人体运动常识出发——用现代语言解释一下本人对“松”的理解。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说到不一定做到,传武练习当中必然有一个“傻练”的过程——傻练不是真的不过脑子,而是在符合拳术规矩的状态下反复的、高质量、重复练习“练”时的尺度是切切实实的拳术规矩,绝不是“瞎想”或者虚无缥缈的“儒释道”“性命双修”之类(儒释道之类的学问,本身都有入手的具体方法,需要专门的老师指导,其中有与拳术相合的地方,不合之处也非常多,建议初学者对谈这些“玄理”的老师还是谨慎接触为妙)。

“放松”之体、用、术
一门学问通常有体、用、术的区别——马国兴先生甚至把中华传统拳术的学问分成形、意、体、用、理、法、术、功八大类别,更为细致。我本人不是传武“专家”也不是“正宗传人”,自认是一个初学者。本文只简述“体、用、术”。
“体”是底层逻辑——“放松”怎么定义?不好说,但是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劳累一天之后,泡个澡可能会感觉很“放松”;放松一定是一种“感觉”。传武当中许多名词并不是具体的定义或者练法,纯粹是描述一个感觉。
放松这个感觉实际并不好描述——我们不妨从“紧”或者“僵硬”来认识一下:我在医院的门诊除了开汤药之外,还扎针灸做推拿按摩;有些病人来了想做推拿,经常跟医生说:
大夫,我这里(身体某一个部位)觉得“紧”了,跟有东西揪着一样;您给我揉揉这里行吗?
其实意识当中觉得“紧”往往有两种情况:
1、真“紧”,局部肌肉紧张、僵硬;
2、仅仅是觉得“紧”,“紧”只是一种感觉;局部的肌肉并不紧张、僵硬。
临床当中第2种情况非常多见原因与身体稳定性下降有关——当身体某一个部位稳定性下降的时候,大脑会让那个局部觉得“要紧张”来维持稳定,此时“紧张”感仅仅存在于意识当中;身体并没有紧张(身体实际的情况反而是稳定性下降了)。
这不是很好理解。举一个例子,蹲厕时下肢保持亚洲蹲的姿势一定时间,腿麻了之后大脑(意识)就感觉不到腿脚了;这时如果强行站起来会站不稳,意识当中反而非常希望腿脚“动一动”来感觉腿脚的位置,通常又因为酸麻胀的感觉,想动又不敢大动,只能微微动动脚趾或者收缩一下腿脚的肌肉。
如果下肢处于舒适的状态时反而没什么感觉,就是觉得“轻松自在”而已。人体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进化,当下的身体结构保证我们可以“轻松无负担”地行、立、坐、卧。在自然站立或者坐着的姿势下,没有感觉到“紧张”就是放松。
当身体觉得“紧”的时候,这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的肢体有紧张;二是身体处于“不确定”或“不稳定”的状态当中。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我们到陌生的地方或者走钢丝的时候,普通人多少都会“紧”——心理上的紧张往往带来身体上的紧张。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有因为久坐不动或者运动习惯不良导致的关节失去稳定的情况。
之前我们提到过:维持身体稳定的肌肉都是深层的小肌肉,这类肌肉位置比较深,大多在关节周围。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对这类肌肉的“感知”并不太细致,另一类肌肉是体表的大肌肉,大脑对这类肌肉的感觉和控制却很灵敏。当我们觉得“放松”的时候,体表的大肌肉相对放松深层的小肌肉开始工作——这其中还有很复杂的神经调控过程。
对于放松的“本体”而言——“不紧张”就是放松。身体稳定、意识觉得自己“安全”时,感觉才能“放松”。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平地上行走时,往往不用主动注意去调节身体平衡,甚至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刷手机。如果在飞驰的汽艇上移动身体(比如更换坐位),必须十分努力地保持平衡。单从神经调控角度而论,“放松”的体验标志着人体中负责身体稳定的机制运转正常
放松之用——“放松”在健身和技击当中都有极大的用途。主观体验“放松”,身体的肌肉也会相应放松;各个关节既稳定又灵活,身体几乎是处于自动运转的最佳状态。把“放松”的好处无限放大的其实是某些身心灵的鸡汤培训班,似乎无需赘言;对抗当中,“放松”也有重要的意义。
依然和人体维持稳定的机制有关——传武拆招当中经常见到一个“假想状态”是:设对方一拳向我打来,我方以手接对方手并“顺手牵羊”把对方牵出……稍有技击经验的人就会发现:这个情况通常只存在于美好的愿望之中;于是有了另一种“假想状态”:我方“顺手牵羊”对方用力回夺,我方随之向前“推出”,对方旋即跌出。似乎更合理一些,但不知道谁能在“近似真实的对抗”当中复制这种场景,我个人从来没有过……
复习一下我们关于“躯干稳定”的知识:当深层小肌肉开始维持身体稳定时,身体的体验是“放松”的!也就是说,假如在做动作时我们的身体足够稳定,动作就会非常抗干扰;此时无论“顺手牵羊”或者“推”的力量都无法干扰拳术动作,招式动作往往是“落地成招”——只要一动就用“整体”把对方砸出去了。
我方的体验是:“没用力,对方出去了”——经常看太极拳著作的朋友该觉得眼熟了,在近现代人写的太极拳著作当中不乏对这个现象的艺术性加工。再提醒各位看《拳意述真》当中孙禄堂先生描写车毅斋先生洗脸时发人的那个故事,车自己觉得并没有用力,也没有用大脑思考,偷袭(实际是从背后“推”他)的那个人就被发放出去了。之所以没有大脑思考,是因为维持身体稳定的机制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刷手机,视线稳定才能看清楚字;不晕车的人通常不会有明显的“不稳”的感觉,也没有觉得自己“在用意识稳定身体”,这就是无意识的身体调控机制(医学术语称为非意识本体感觉)在起作用。
在激烈的对抗当中,“放松”并不容易做到——除了“多打”几乎没有其他方法,普通人刚开始进行模拟实战的训练往往心慌手抖,很快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就像刚开始学骑车或者游泳一样。
年轻人练武实际都想“动一动”,并不是“好勇斗狠”或者“缺乏武德”,大多就是单纯对对抗感兴趣而已。真正想了解武术的真谛,也应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模拟实战训练——这也是一种提高兴趣、锻炼身体和对拳术加深理解的过程。必须提醒各位朋友的是:传统拳术的“模拟实战”不是“乱打”,是有系统步骤和方法的!许多人恶意营销“国术,只杀人不表演”或者“我不敢出手,我出手你就没命”“武不善做”之类——大多是不清楚传武实战训练的具体步骤和教学方法,这类人绝对不堪为师资!
初学传统拳术的朋友一定要尽早识别这类“大师”,以免损失金钱和浪费时间……
放松之术:许多拳家强调“松紧”或“紧中求松”往往是练法,不是用法。
这是关于“练松”的争议之一——一些拳家觉得“练松”必须是“以松练松”“大松大软”,甚至一个暖瓶都拿不起来才算“真松”;另一些拳家觉得“松”的训练必须是“紧中求松”“练紧不练松、紧到即成功”。
从表面看,这两种说法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不妨再从一些人体运动学常识来理解。人的运动系统包括关节和肌肉,关节在肌肉的带动下运动;肌肉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许多细小的肌纤维组成,肌纤维之间的分隔就是筋膜系统,筋膜也覆盖在肌肉与关节相连的地方。
我们平时说的“拉筋”——通常是指牵拉筋膜。筋膜是肌肉的包裹,筋膜收紧肌肉的收缩性就会下降,在传统拳术的练习当中,许多操作是针对筋膜系统的。筋膜把人体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并参与储存“力量”,当人体要“发力”或者“承接外力”的时候,需要筋膜来固定人体的骨架让人形成“整体”。人一旦形成了“整体”,发力就会自然呈现“整劲”,随意运动都是整个身体的重量砸人;承接外力时,也会是“整劲”地承接——外力会迅速沿着骨架被传导散开,外在表现就是动作抗干扰。
人体形成整体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筋膜之间的滑动、筋膜的位置和筋膜与关节之间的位置是基本正常的。筋膜是一种整体牵张结构:

如图所示,骨骼像漂浮在筋膜海洋中的大陆一样——骨骼被筋膜连在一起形成整体,在某一处施加压力或者拉力最终会引起整体的网络反应。人体的筋膜系统参与调控身体姿势、提高协调性和平衡性。这种调整必须有“空间”,就是整个筋膜网络没“缺陷、断续”之处,骨骼与骨骼、筋膜与筋膜以及筋膜与骨骼之间的空间相对舒展,在承接外力的时候才会让力量沿着身体的拱形结构分散到各个关节。
“发力”时骨架、筋膜以及筋膜与筋膜之间没有“牵扯吊挂”,发力才能一泻而出,不至于被自己所消耗。训练的入手方法就是“紧”,让肢体的末梢微微用力牵伸身体。让身体尽量舒展——注意:这里的“舒展”是不压缩的意思,不是“生拉硬拽”。做对的感觉是身体向“伸懒腰”一样舒展,李仲轩老人形容:“打拳要找伸懒腰的感觉”。假如我们以手臂为例:双手侧平举自然舒展时,双手指尖之间距离必然是最长的,此时如果“再用力”向身体两侧外伸手臂,指间可能还能“再远一点点”。“再用力”就是生拉硬拽,“伸懒腰”是自然舒展到极限——这个极限就是“紧”。通常而言,这种“紧”的感觉不是全然放松,往往是比放松略紧的“小过”(易经卦象)状态;“紧”绝不是生拉硬拽——或者“上下、左右、前后极力对挣”的状态。
“极力对挣”是一个绝对错误的练法!
筋膜系统当中包括神经的外膜,如果把神经比作身体内的电线的话,神经的外膜就好像电线外面的胶皮。通常我们在“拉筋”时,神经也会受到牵拉——比如我们做双手侧平举,手掌立起90°,普通人通常过一会儿就会觉得手麻,这就是神经传递的“信号”。神经不喜欢被牵拉,这种过度的牵拉或者对挣会让神经受到损伤。
传武当中使用了“揉筋”的说法——“揉”字如揉面不能乱揉,必须揉“上劲儿”,对筋膜系统的锻炼也是如此要在“放松”的基础上缓缓牵伸。对于“放松”普通人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就是“松懈”:许多没有经过拳术或者导引训练的人觉得,“放松”必然是平躺或者“北京瘫”的姿势;站立的时候也可以“放松”,比如在“无极庄”训练当中,要求练习者主动寻找肌肉尽量放松的姿势。初始状态下这个姿势会比较“高”,随着身体对这种放松感体会的深入,姿势也可以逐渐放低——直至“低架、矮裆”的马步姿势,这就好比一个人走钢丝。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必须借助平衡杆,到后来熟练之后反而可以在钢丝上翻跟头或者吃饭、喝水。
这种训练的进阶过程也是从体会关节的“松紧”转换开始的,松紧是相对的——必然有一个“临界点”,关节的状态由松到紧;如果保证每次训练都能在这个“临界态”进行,练功的效率就会提升。所以传武并不完全放弃器械和下式的训练,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力量,也是为了更多地调动身体机能进入临界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然不厌其烦地分析了“放松”,在实际的拳术训练当中只要按照拳术的规矩——比如形意二十四法、太极拳十要等进行练习,就可以逐渐达到“放松”的状态,在对练或者模拟实战当中,只要“多练”也可以渐入佳境。
回到开头的拳诀:
皮毛要攻——皮毛即身体皮肤,要放松舒展;整个身体如同吹起来皮球或者撑开的伞,实现身体内的空间没有塌陷之处。
筋肉要松——肌肉及筋膜主动放松,自我感觉除了完成动作之外不额外用力。
节节贯穿——在身体放松的基础上,身体的关节贯穿调整,使关节对位良好,人体力线及运动链运转正常,形成“接骨斗榫”之势。
虚领在中——在前三点的基础上,身体中轴竖直,脊柱呈现中立位;周身关节的“中轴”稳定。
其实普通人在运动当中很难保证“中轴”稳定,这个有机会再聊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本文这般“拆解”对练习的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只是借助一些关节运动和筋膜学的原理,让人“从科学上明白拳术原理,从明白到知道到最后做到都需要“练”!
练到了才是真正的“体会”,文字分析是肤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