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百日谈》第二部(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徐子曰 2020-10-20

咱们古代的文人们,大多有自己的信仰。有的信奉佛教,比如说唐代的诗人王维、白居易;有的信奉道教,比如说大诗人李白。 这些文人因为信仰的原因,就会经常去寺庙啊、道观啊里面去,一方面是游玩,另一方面也会参禅论道。所以啊,在古诗词里面,就会有很多跟寺庙道观相关的,今天咱们就来读一首跟寺院相关的,也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唐朝常建写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题目里的“题”字是写的意思。就是写在破山寺后禅院的一首诗。

这破山寺也叫兴福寺或兴福禅院,在现在的江苏省常熟市,从建立的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有1600多年了。如果单独解释禅院的话,也可以解释为寺院。唐朝时候的某一天,诗人常建来到了这里,写下了这首诗。

在讲解之前,咱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在这首诗里面,有两个咱们现在还常用的成语,你先思考一下是哪两个啊!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的时候,我进入到古老的寺院,刚刚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寺院里高大的树林。在这句里,诗人告诉了咱们游览的时间,和第一眼看到的景色:阳光照耀下的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就是弯曲的小路。禅房是寺院里的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这句诗是说: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在茂密美丽的花草树木之中,我走向僧人的禅房。我想禅房里应该有个高僧在等着,常建应该是去拜见高僧,两个人去参禅论道吧。这里面有个成语你发现了吗?对的,就是曲径通幽。

说道禅,咱们不得不说一下佛教里的宗派。

咱们中国的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其中又分为很多的宗派。比如大乘佛教又分为禅宗、净土宗、华严宗等很多流派。其中的禅宗影响非常大,咱们熟悉的少林寺就是属于禅宗。据说他的祖师是达摩祖师,这个来自印度的大师在中国留下了一苇渡江、面壁十年的传说。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后来,他的 传人中有一个六祖慧能,给咱们留下了这样的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觉得啊,佛教不仅是宗教,也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好好了解一下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我看见山里的美丽风光,鸟儿们在里面也非常地喜悦,清澈的水潭中倒映着山的影子,让人的心灵顿时感到空明。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这句诗的一个版本是“但余钟磬声”。万籁本来的意思是大自然发出的一切声音。惟是只的意思。钟磬是寺院里和尚烧香拜佛念经的时候使用的乐器。咱们经常看到的是寺院里的大钟和和尚们敲打的木鱼,磬比较少见,僧人用的一般是这样的,跟咱们以前见过的普通乐器有点不同:

这句诗是说:这里一点大自然的声音都没有,非常寂静。突然有人敲响了钟磬,声音清脆动听,久久回荡。

在这里,诗人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让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幽雅的环境中,突然感受到了人的存在,整个景物一下子就活了起来。而且,在这句诗里,还有一个成语,就是万籁俱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