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佩荣:过七夕还是美酒+鲜花?聪明的情侣都是这样做的

 傅佩荣 2020-10-20

儒家尤其是《论语》,关于夫妇相处之道向来谈得不多,本章算是少数重要数据,值得留意。

                                                                                        ——傅佩荣

《论语》中两度出现过同一句话,就是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是孔子对社会现象所作的描述。一般人容易受美色所诱惑,而少见能够爱好美德的。

前者出于生物本能,后者需要教育与自觉。

所谓“自觉”,是说人若深入反省,将会发现美色经不起时间考验,而美德才是人心所真正向往的。

与此相关的,是子夏所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所说的四点中,以“贤贤易色”最为费解,另外三点“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皆为五伦之属。

朱熹注解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意思是说:要推崇别人的贤德,而改变自己的好色之心,以此来表示自己好善是有诚意的。

这种注解,似乎是顺着前面孔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而来的。

但是问题在于:在此语之后所说的三点,都是明确的人伦关系,为何这句话竟是那么广泛而无焦点呢?

并且“贤人之贤”与“易其好色之心”两者之间并无必然关联,这样理解是不是太过牵强了?

譬如,《庄子.则阳》记载:卫灵公一方面尊敬史鳅等正直官员,另一方面照样好色享乐。

朱熹又说:“四者皆人伦之大者。

事实上,后面三者涉及“父子、君臣、朋友”确为五伦之三伦。但是“人伦”,何尝有“贤贤易色”之说?

若谈“人伦”,则所指应为“夫妇”一伦。能够列为在五伦之首的,在此也只剩下“夫妇”了。

《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易经·序卦传》说:“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因此,“贤贤易色”所指,应为“夫妇”一伦。意思是:对待妻子,应该重视德行而轻视容貌。

近代康有为的《论语》,有许多地方别出心裁,未必合理,但这一处却说得中肯:

“此为明人伦而发。人道始于夫妇,夫妇牉合之久,所贵在德。以贤为贤,言择配之始,当以好德易其好色。盖色衰则爱弛,而夫妇道苦;惟好德乃可以久合。

儒家尤其是《论语》,关于夫妇相处之道向来谈得不多,本章算是少数重要数据,值得留意。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

我们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学生所说的话,心里要有所准备。

因为学生所说的只代表他们各自的心得,而不能代表孔子的想法。

孔子自己都说:“莫我知也夫!”意即:没有人了解我啊!

因此,学生的话由学生自己负责,不一定全能代表孔子的本意。

关于子夏“贤贤易色”一语,并无“以经解经”的确证,我们只是依儒家立场作较为合理的诠释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