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案 | 第一篇学而之第7章

 泪眼问花华不语 2020-08-19

学而之第7章

原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敬效贤德,能够改变气度。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能够奉献自身;同朋友交往,能够言出守信。这样的人,虽说没有正式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有所学习了。”

探究

孔门是怎样谈人伦的?

本章子夏所说“贤贤”诸事,可视为上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发挥。子夏以为,一个人学与未学,或不在“学文”本身,而要看他能不能身体力行“贤贤”诸事。即使说没有正式拜师学习,颇能践行“贤贤”诸事,也已是有所学习,有所修养的人了。

然此条语录,历代有多解。

贤贤、事亲、事君、交友,为“四伦”,而各有说辞。《邢疏》说:“言人生知行此四事,虽曰未尝从师伏膺学问,然此为人行之美矣。”——人生知晓敬贤德、事父母、事君主、与朋友交四事,身体力行,即便不曾从师倾心学习,这也已是人行为的美善了。后儒多进一步阐发,解读为居家处世之“四伦”,分说夫妇、父子、君臣、朋友之道。“贤贤易色”被专指夫妇,为夫德一伦,又成“四伦”之则:敬重妻贤能略其色而为德。后三句顺序说另外三伦:奉事父母能竭其力而为孝,服事君王能致其身而为忠,结交朋友能出其言而为信。

仔细推敲,上章由“孝”“悌”而发端议论,而观《论语》全篇,也并不专论夫妇之道。夫妇之伦诚然为“人伦之始”,但从宗法制社会结构类推,居家为父子,为兄弟;入朝为君臣,为僚属。又,四伦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本章四伦所涉,单单弃兄弟之伦不言,于理不合。

 故“贤贤”宜为纲,事亲、事君、交友当为目。朱熹虽有尝试,终不能跳出“四伦”,故归于“好善有诚”。他在《集注》中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四伦都关乎“诚”,具体来说,是为人夫敬爱妻子,心诚了,就会看重贤德,忽略容色;为人子恭奉父母,心诚了,就会竭尽全力,没有遗憾;为人臣忠事君王,心诚了,就会奉献自身,不作保留;为人友交往亲朋,心诚了,就会言出有信,一如既往。

然通观《论语》,孔子耻于“令色”(《学而》),又劝于“色难”(《为政》),认为自然流露的仁善脸色最难。子夏师从孔学,既能深得夫子要领,又能不受孔学拘囿。子夏说“贤贤易色”,当是承传老师的“见贤思齐”(《里仁》),敬效贤者来修炼自己,方有发自内心的贤良之色。故绝非单说夫妻之道。另,儒家五圣,至圣及复圣、宗圣、述圣、亚圣,孔子休妻,颜回早夭,曾子休妻,子思休妻,其后孟子曾欲休妻为母所阻止。

如此,再读后儒之论“贤贤易色”,又可类分为四。一曰“以好色之心好贤”,有何晏、王念孙;二曰“改易好色之心”,此说有邢昺、朱熹;三曰尊贤而“起庄敬之容”,此说有皇侃、张栻;四曰“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此说有刘宝楠、钱穆、杨伯峻。皇侃、张栻之说最可取。“贤贤易色”,无处不有贤,无时不可学,事亲,事君,交友,举凡世间人际列为三而已。能如此,在子夏看来,就是不学而已学,达到修身的高境界了。

当然,说近贤、孝亲、忠君、信友,为儒家入世致用之学的精要,如此修为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未尝不可。

扩展阅读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1章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2章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3章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4章

论语讲案 | 学而之第5章

论语讲案 | 学而之第6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