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计篇·1:五事七计决定项目的成败

 訫已 2020-10-21

 一个项目策划完成,并将要启动,如何从基本面判断项目的成败呢?孙子兵法中说需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即常说的五事七计,意思是说需要研究五个基本方面,然后计算七个方面的优劣,最后才能知道胜负的概率。五事分别是“道、天、地、将、法”,七计分别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01

道,说的是凝聚力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思是,什么是道呢,道就是上下同心,同心同德之后就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惧怕危险。其核心意思就是凝聚力。

    “道,在中国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意思,可以指自然的内在规律,可以宗教、可以指个人的操守,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涵义。”

    这里所说的凝聚力不仅仅在项目团队内部,而在整个公司层面凝聚出共识。这是因为通常我们将“将”比作项目经理,而“上”比作项目发起人或公司高层。只有在全公司层面凝聚出共识,项目才更容易成功。

    举一个身边的小例子,我所在的公司要为国庆阅兵设计和生产彩车,得到任务后公司从上到下全部动员起来,在整个公司层面形成了一个共识,即“这个项目很重要,必须用尽全力,必须100%成功”,在此基础上,彩车项目进展的非常顺利。平时经常出现的,设计、销售、采购、制造之间的抱怨不见了,大家都自知自觉的做好本职工作,并为项目贡献力量。最后,在克服了大量困难后,项目按时交付,并完美的完成了阅兵任务。这就是凝聚力的力量。

    凝聚力能够显著降低公司内部的沟通成本,能够打破部门墙,能够调动大家的解决问题主观能动性,最终促使项目成功。

02


天和地,说的是时机与环境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孙子兵法原文的意思是,天就是昼夜、寒暑、四时气候等,地就是战场的远近、险易及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这两个概念在项目管理中不能直接照搬,而需要加以引申,天可以理解为时机,地可以理解为环境。

    还是以汽车产品开发项目为例,车型开发的时机很重要,SUV在2014年之前并不是特别的火爆,彼时开发SUV的车型卖的也不是很好。而在2014年之后SUV就一骑绝尘,同比增长率持续走高。有的企业在14年之前开发了很多SUV车型,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是销量都不是很好,这并不是说车型开发项目管理的失败,而是项目本身没有抓住好的时机。多数时候,时机比项目自身的管理优化还要重要,所谓“逆天改命”成功的机会是很小的。

    环境就比较好理解了,尊重和适应环境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前提。以D&G这个时尚品牌为例,发布了一个不尊重中华传统的视频,进而遭到网友、明星以及所有电商渠道的抵制。这次失败并不全是源于新品推广项目自身的管理不善,而是缺乏对环境的尊重和理解。

    我们可以说项目成败不仅仅取决于项目自身,而是与时机和环境密切相关,甚至时机与环境对项目成败的影响更大一些。

    一个理性的项目管理者,不要谋求“逆天改命”,而是应该顺应天命。

03


将,说的项目经理的能力素质模型

    这一点太重要了,内容也很丰富,我将在后期进行专题讲解。

04


法,说的是组织架构、人员任用以及军需管理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意思是,什么是法呢?法就是组织架构,官吏任命,以及军需管理。在现代企业中,这三类事项都是职能部门的工作,例如组织架构是人力资源部的业务,官吏任命(含人员评价)也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军需(也就是预算)的管理是财务部的工作。孙子兵法告诉我们,职能部门很重要,他们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

    有过项目经验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部门和科室划分的过细,导致一件小事需要辗转多个部门才能完成。组织层级过多,一个文件有时需要7~8个人签字。这些都会影响项目成员的士气,进而影响项目的成败。

    人员的任命也很重要,不担责的领导往往会让一件小事升级到很高层级才能解决,推诿扯皮的事也很多,让项目成员不胜其扰。

    军需和预算是项目推进的基础,这点的重要性就无需多言了。

    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的项目若想成功,光盯着项目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持续进行职能优化。

05


七计,说的是需要详细比较的七个方面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在此不做翻译。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七计”中的前三个都是“五事”的内容,如“道、将、天地”,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这四点都和五事中的“法”有关系。也就是说“七计”就是“五事”的展开。

    但是孙武老人家为什么要说两遍呢?其实“五事”是要“经之”的,是需要详细研究的。“七计”中的“计”有计算的意思,“七计”是要“校之”的,是需要比较的。“五事”需要日常思考和建设,“七计”是战前的量化对比分析,所以日常所思和战前所对比的本就应该统一。

    也可以这么理解,战前需要对比量化分析的东西,在日常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思索。

    给我们的启发是,对于有竞争属性的项目,需要从主、将、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七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对比之后才能知道胜负的概率,也知道改进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