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沉默杀手”,干细胞为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可能!

 源品细胞生物 2020-10-21

我们常常会对那些有严重病症的疾病非常重视,却反而忽视了那些隐藏在身体“骨子”里的“脆弱”。有人不经意之间轻轻摔了一跤,就骨折了。有人哪怕摔的再重,爬起来蹦蹦跳跳依然没事。究竟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有这么一种隐藏在身体里的“病”

就像一个定时炸弹

埋在你的骨头里

那就是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病会越来越高发,虽然不属于恶性疾病,但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相关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 全世界超过2亿骨质疏松患者,发病率跃居常见疾病第7位。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我国逐渐成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流行大国。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约为7%,每年增长率为3.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人中就有将近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

沉默杀手

骨 质 疏 松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高危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人种”固有因素:

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非固有因素:

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碳酸剂,甲状腺激素,透析液等等。)

读懂身体的警讯

如何判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常见诊断方法有很多,如X线平片、单光子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定量CT、定量超声等,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为WHO所推荐。

骨质疏松克星!

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主要以药物方法为主。然而这种治疗方法花费高,需要长时间治疗,并且存在药物毒副作用,同时疗效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求更理想的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希望通过促进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已被证实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移植健康的间充质干细胞增加干细胞增殖数量,加强成骨分化能力,促进骨形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选择之一。

什么是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主要作用一是免疫调节作用,二是改善骨髓微环境。“有的病人骨髓移植后,效果不好,医生会采用输入间充质干细胞,或混合输入脐带血干细胞的方式辅助治疗,促进细胞造血功能恢复。”对于部分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发生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时,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补救作用。现在临床上有很多已经立项的科研项目,在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比如治疗排异反应,预防移植后的抗移植物宿主病,增加免疫耐受性等。

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机制

1、直接或间接促进成骨分化;

2、增加成骨细胞数量;

3、抑制破骨分化;

4、改善骨代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布于骨髓中,但是数量较少,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

如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移植自体,同种异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者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增加局部骨量,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力强度,改善局部骨质疏松情况,这为纠正骨代谢失衡,减少骨量丢失,增加骨量,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可能;脂肪干细胞能通过旁分泌的作用促进骨的修复,也能直接向特定细胞分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