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动组织变革的一只“无形之手”——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

 z55j03b55 2020-10-21


人类存在是因为能够进行价值创造,用于满足人类价值需求,同样价值创造也将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变化,这种规律性通过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来体现。

价值如何被创造?

价值创造如何满足价值需求?价值创造满足价值需求分为三个过程:价值创造、价值衡量、价值分配。这三个过程统一称为价值创造链条。

价值创造链条的第一个过程“价值创造”,是价值创造要素的吸纳与开发,这是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创造资源相结合的环节;第二个过程是“价值衡量”或“价值评价”,是对创造的价值进行衡量的环节,这是经济生态有序运行的基础;第三个过程是“价值分配”,是价值活动结束后,价值主体与客体双方获得价值的环节。任何一个价值创造活动必须经历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否则不能产生价值。

 

价值创造链条统一性

“无形之手”的作用

追求价值创造链条统一是人的价值本性必然要求。

所谓价值创造链条统一性可以用三个问题来体现。第一个问题:“你的劳动为谁提供价值?”第二个问题:“谁来评价你创造的价值?”第三个问题:“由谁决定你的价值回报?”如果这三个问题中的“谁”是同一个价值客体的话,则价值创造链条统一,否则就错位。人的价值性始终要求价值创造链条实现统一。在人性特征的演变过程中,价值创造始终与价值需求相对应,最理想的价值活动是发生在价值需求者与价值创造者之间,这时价值创造链条最短,就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一样,将形成最佳的价值创造过程。所谓“最佳”是指价值创造效率最高,价值体现最明显,价值实现最大化。价值需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价值创造链条不断统一的过程,最后就是价值创造者与价值需求者之间直接对接。

“无形之手”推动组织变革

任何价值系统中都存在价值创造链条,当价值创造链条统一时,价值创造者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体现形式相匹配,处于价值平衡状态;价值创造链条发生错位时,价值创造效率降低,出现价值浪费,价值创造者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体现形式相脱节,处于价值失衡状态,甚至是崩溃状态。为了维护价值创造者的价值平衡形态,价值系统需要制定一套价值原则,使价值活动与人的价值特征相匹配,价值创造链条尽可能得到统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主要的价值创造组织,追求价值创造链条统一性始终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中,为谁创造价值、谁进行价值评价、谁提供价值回报,这种统一性让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企业价值系统的问题都是由价值创造链条的错位引起的,任何一次组织变革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价值创造链条的“脱节”与“统一”贯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价值创造者不断追求价值平衡形态则成为组织变革的动力。企业形态之所以不断进化,皆因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性在其中发挥作用。

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不仅仅在企业价值系统内,与存在于经济价值系统中,认知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性就能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人类社会从原始经济发展到今天,依然是价值创造链条的作用结果。

随着人的价值性不断提升,任何影响价值创造链条统一的中间环节,都将被人类的价值创造能力一一铲除,最后就是价值创造者与价值需求者之间的价值交换,因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价值体现最充分。传统产业的消失、新兴产业的诞生皆因于此,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与人性特征的演变规律一致。今天经济环境的巨变印证了这只“无形之手”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