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与吴冠中:宜兴屺亭与和桥

 邹蓝茶座 2020-10-21

这张照片摄于无锡至宜兴的高速路上。这个路标对好多人来说,也就是仅仅一个路标和告示牌而已,没什么意义。不知道的当然没有任何意义。而知道的人,则具有很大意义。在我看来,这牌子上等于写的是徐悲鸿、吴冠中。

因为宜兴的这两个地名,分别是中国现代两大美术家:徐悲鸿,吴冠中的故里。

徐悲鸿的故里是宜兴歧亭镇,而吴冠中的故里是宜兴和桥镇。这俩镇隔锡宜高速一南一北,在同一个出口下去在分叉各奔南北。

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719日乙未年,估计是旧历七月十九),逝世于1953年(926日癸巳年,可能是公历日期),享年58岁。

吴冠中出生于1918829日(可能是旧历八月二十九),比徐悲鸿小23岁,算两代人;他逝世于2010625日,享年92岁。

说来吴冠中运气不算差。回国后多年政治运动被压,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展露才华,杰作频出而成就大师名声。算1978年转运,那时吴冠中60岁,还有32年的好日子。而徐悲鸿在58岁上就逝世了。

吴冠中1919829-2010625  1950年回国服务。

作为美术家,徐悲鸿1919年赴法留学,1927年回国,当中国美术界旗手26年。而吴冠中声誉鹊起时间比徐悲鸿长,从1978年算起大约为32年。

吴冠中1950年回国时,距离徐悲鸿的去世只有3年多时间。因此时空上,后起之秀吴冠中与美术界领袖徐悲鸿估计没有多少交叉。

估计,徐悲鸿未必了解故乡新人吴冠中,因为那时吴冠中初回国,还没有崭露头角。他们如果有交集,最多就是主席台上与礼堂远远角落里坐着的那样,同在一个建筑内。因而说道徐悲鸿要折腾吴冠中,那肯定是向壁虚构。吴冠中功成名就之后,对同乡前辈徐悲鸿很有怨言。我觉得吴冠中是以徐悲鸿去世后美术界对他的风格不认同导致他被挤兑,算到了徐悲鸿的头上。吴冠中以形式主义受到批评,是当时全国美术界就是如此审美做法,你不肯表现时代和革命、工农兵,不突出艺术的传播中的红色政治方面,谁肯定倒霉,也不是吴冠中一个。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这么一副政治正确的作品,还不是因为历史曲了又折,他的作品也是涂抹了之后又改。董希文能把这些年的荒唐账,算到徐悲鸿头上?不过拿艺术表现和艺术流派不同说事,将其个人恩怨化而借机挤兑别人也确实有。估计吴冠中就是如此倒霉。

又说了,就算文革乱,强调艺术的革命性,署名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抛去其政治含义和革命性,艺术性也是足够的。而且当时不少连环画,革命题材的,回头看还是有很强的艺术性。比如程十发的一些作品。

再说,吴宓吴雨僧那样的学术大家,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外文系主人的料,到了1949年之后,还不是给打发到四川教育学院这样的地方小院校。公认他虎落平阳,晚景不佳。吴雨僧更霉的是,四人帮被抓后教育重新受到重视,但是他1977年就生活无法自理,给胞妹接到陕西泾阳老家,1978年过世。比起吴雨僧来,吴冠中算是超级好运了。

除了美术方面的才华,徐悲鸿培养美术新人不遗余力。偶在江西结识贫寒的青年艺术爱好者傅抱石,发现其有艺术才能,便亲自向省长推荐资助留学日本。还有当时小学生刘勃舒,给徐悲鸿去信。徐以大师之尊亲自给小学生回信,后来随着其成长,还收其为弟子。徐悲鸿西洋留学,却也重视中国传统艺术,并从民间画家中启用了齐白石。如此提携有才华的后进新人,国内美术大家,除了徐悲鸿还有谁做了?陈丹青对徐悲鸿的评价是客观的。

吴冠中这样的大师主要是精心创作。坦率说,我没看到吴冠中如同徐悲鸿一样提携初相识的新人这样的举动。吴冠中的贡献,除了艺术之外,主要在他也为文,对时下的丑恶现象尖锐批评,也对文化艺术界的不良习气有深刻批评。艺术家中具有深刻思想的人不多,吴冠中是一个。

只可惜,国内美术界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多是提携自己门徒形成帮派而互相吹捧大家成名发财。真正有才华的被这些蠢材铺天盖地的遮挡很难冒出来。

宜兴两大艺术家,各有其长,相得益彰。

徐悲鸿纪念馆在宜兴城内,他们二位分别在屺亭与和桥的故居,我以后也都得设法去看一看。

2019/3/22

画高手:张大千,钱培琛与Beltracchi

假画高手:张大千,钱培琛与Beltracchi(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