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智囊老残解决山东盗匪冤案游刃有余,斥清官误国让人匪夷所思

 思明居士 2020-10-21

引子

晚清智囊老残解决山东盗匪冤案游刃有余,斥清官误国让人匪夷所思

刘鹗(1857——1909)江苏六合县人

刘鹗先生的《老残游记》中的高智商智囊——老残,就是刘鹗本人。其父是省级高官,早年科举不第,于是转而行医和经商,捐官。精于河工,成绩显著,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但是没有下放实职。因私自买粮救民,被贬于乌鲁木齐,脑溢血卒于此,享年52岁。

晚清智囊老残解决山东盗匪冤案游刃有余,斥清官误国让人匪夷所思

盗匪、水患、冤案让晚清山东官员焦头烂额冤狱不断。抽大烟、赎妓女高智商智囊献策要靠人情世故奇缘。我们看看老残是如何行走江湖,搅动晚清山东政治社会困局的?

【一】给人看病后,被人送了1000两白银,也就是60万人民币。

老残的父亲曾做过三四品的官,性情迂拙不会贪污要钱。因此家道中落,而老残呢?不会写八股文,科举已经无望。迫于生计,只好拜一位曾受异人传授的道士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就摇铃行医去了。

注意是“背了几个口诀”,就学会了行医。可见其智商之高。而且医术非常高超,山东古千乘的黄瑞和害了怪病:浑身溃烂。没人能治得了。老残从春天一直给黄瑞和治到秋分,终于见了成效。于是封了一千两银子给了老残。

1000两银子是多少人民币呢?一两银子约600元人民币,1000两银子=60万人民币。这诊疗费可真贵呀!

济南


一个山东济南巡抚府里文案的小妾,害了喉蛾,两边肿的快要和缝了,两手脉沉数而弦,已经有五天,今日滴水未进。小病而已,然而文案却问到:请先生诊治,看有救没有?

可见当时医疗条件极差,医生之重要,小病也会要人命。小妾病治好了,诊金为八两白银,约合480元人民币。

老残的诊疗费也很特别,没有定价,只说:肚子饿时,给晚饭。走不动路时,给个盘缠就行。这等同于有钱多给,没钱少给。

由此可见老残洒脱率性的直脾气,衣食当然无忧。因为老残医术高超,越传越远,渐渐的老残成了济南府官府幕僚的网红大咖,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山东巡抚宫保有意保荐其入府做官,而山东巡抚宫保的真实用意是:要让老残做幕僚官府太医,主要为官员治病而已。老残当然不肯,老残不愿做官的理由是:“1性情过于疏放。2唯恐“攀地高,跌地重。”然而盛情难却,只好找了托辞,说自己不会当官,听说曹州知府玉贤政绩斐然,自己先要去微服私访一下,看看别人怎么当官?于是连夜逃跑。

老残真的只会给人治病,没有别的本事吗?他是高智商智囊吗?

故事才刚开始,我们往下看。

二路不拾遗的真相与高智商出谋巧计治盗

路边有一个蓝色的包袱,谁也不敢捡拾,这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真相让人噤若寒蝉。路不拾遗的真相是如何用笼子站死和冤杀出来的呢?

1曹州知府玉贤冤杀父子儿媳四人,且放走栽赃嫁祸的人。

于家屯的财主于朝栋,家里被强盗抢了一次,于是报官,结果只抓住了几个强盗从犯,不过偷了几件衣服而已。主犯却逃跑在外,因此强盗头目就和于家结了冤。并用了栽赃陷害之计,把偷来的赃物嫁祸给于家。曹州知府玉贤将于朝栋、于学诗、于学礼三人拿下,关进站笼里站死。儿媳妇拿刀割颈自杀。

后来连栽赃他们于家的强盗头子都心生了慈悲,原意只为了想毁他于家一两千吊钱,结果却害死了四条人命,后悔的不行。

这不算什么,人冤杀了。死后能清清白白的翻案也行。可是这玉贤知府却说: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甘心,将来连我的前程都保不住。俗语说得好“斩草要除根”。

狠到这种程度,让人无言。这玉贤知府不是清廉的父母官,而是比强盗还狠的害民贼。

知府衙门前有十二个站笼,凡进笼者,不用审判皆被站死。要法没用,他知府玉贤一句话就可将人站死或打死。

2不辨忠奸被下属蒙蔽,做局冤杀他人。

曹州府大街西边胡同有一对父女,女儿十七八岁如花似玉,却和知府马队什长花胳膊王三好上了,没有明媒正娶。姑娘的父亲岂能愿意,姑娘被打关进黑屋里,不让出门。那花胳膊王三却编了一个圈套,把姑娘的父亲算了一个强盗,站死在笼中。于是姑娘和财产一并也跟了王三。

这里就感觉最不是人的就是这姑娘,竟然嫁给了害死了他父亲的仇人,好大一个格局!

3多嘴说知府坏话也要被下套站死。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知道这件事的人喝醉了酒,就和别人说起这件事。结果被知府的密探听见,就又下了一个局,把这位嘴快的人也给站死了。

路边有一个蓝色的包袱,谁也不敢捡拾,因为那可能是知府做的局。于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局面便有了。你想啊!这样一位知府,谁敢说坏话呀!让谁死谁就死,不用审判。于是知府玉贤名声鹊起,蜚声齐鲁。

3老残一计定乾坤

知府铁腕治盗,曹州下辖成武县官申东造不愿冤杀他人,求计于老残。老残献计:找到一个退隐江湖的高人刘仁甫出来坐镇,可以保证立竿见影的无盗抢事件。

原因何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盗亦有道。刘仁甫是江湖高手,加入过湘军打过太平军,已做到都司的官阶,军务渐平后,他无心恋栈退隐江湖。在东部省份名气极大,他若出面,各路江湖好汉都要给面子,只需一年一千二百两银子,便可使成武县安然无恙。小钱用来招待迎来送往各路江湖人物,至于小盗,则会有大盗帮助管理擒获,故一人可以顶一二百人用。

别人一年用一二十万两银子都请不去刘仁甫,于是只依靠老残的一封人情信,成武县官申东造派弟就邀请到了刘仁甫一用,果然如此。出此奇谋妙计者老残,必须深刻了解中国社会人情世故,且与结交人感情甚厚,这才能称的上是智囊。

三 冤狱奇案,刚弼拒贿严刑逼供,老残妙计擒真凶,最后谁料这只是服了千日醉而不醒。

1老残是怎么得出清官误国害命这个结论的?

给贾家大儿子办周年祭时,房门1名,长工2名,书童1名,贾老儿和他妻子2名,老妈子3名,三岁孩子1名,厨房里管张先生1名,丫头1名,共13名贾家族人和佣人,一夜之间皆毙命于家,只有贾家儿媳妇魏家姑娘和贾家姑娘和女儿三人存活。骨节不硬,皮肤不发青紫,既非杀伤又非中毒。这可奇了怪了。

发现了半块月饼,外边馅里有砒霜。月饼是大儿媳妇的父亲魏老头送的。魏老头和女儿魏家大儿媳妇便成了嫌疑犯。再加上魏家管家病笃乱投医,用三千两银子欲行贿主审法官刚弼,从轻发落,可这是13条人命的官司。刚弼一生从未收受他人贿赂,于是一口认定:“若不是你魏家下毒,为何要行贿于我?”并当堂出示行贿银票,几欲定成铁案。


在站笼与刑罚逼供之下,魏家女儿为了父亲不受罪站死,自己屈打成招了。但是不能形成证据链,所以还无法判刑,主审法官刚弼打算继续严刑逼供魏家女儿,眼看就要没命。于是老残急忙上书山东巡抚宫保,要求换人审理。才救下二人命。

于是老残得出最奇葩的结论:清官误国害命。因为清官不懂人情世故,不如贪官了解社会。真是不敢苟同。这是一个昏官,好不好?

2这个棘手的难题,老残如何解决?

老残受命调查这个案子,排除了月饼馅里放砒霜的嫌疑。于是先做了一个微服私访,了解到一个真实的案情。原来贾家未出阁的大闺女号称“贾元春”,与当地首富的儿子刘二浪子相互爱慕,但是因刘二浪子吃喝嫖赌,品行不端,恐怕当地首富的基业早晚要败在手里。所以不肯将大女儿嫁给刘二浪子。这刘二浪子于是怀恨在心,就下药害了贾家13口人。而且下药时有一个长工看到了,于是老残许以100两银子,让其作证。

距离结案只差一步,那就是毒药在哪里?用的是什么毒?老残一面去省城找神父调查,西方是否有什么无色无味儿的毒药?结果没有找到。老残另一面用了卧底化身赌徒,逼探出刘二浪子手里的毒药。原来那是千日醉毒药,喝了此药后,千日内一醉不醒。抓捕了刘二浪子准备结案。接着老残又去探求此药的解药,回来救醒了13口人。

皆大欢喜,人救活了,只是这刘二浪子只判了三年监禁,似乎太少了。

由于贾家曾经贿赂刚弼1000两银子,办案时花了大概一千两银子,在结案时,要退回贾家的所贿赂的银子,贾家老翁坚决不要,以此充公,补偿办案花销。

因此清官与昏官,贪官与贿赂之争终于画上了结果,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王道。清官误国,这是老残的观点,其本质是说清官不了解社会,不通情达理。这个结论真是刷新你的耳目,原因是现实情况不允许你清廉,大清俸禄那么少,官员一弄就相互宴请,赠送衣物,办案经费哪里有?何人出钱?这按照当时的律法根本就不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国家权利机构怎么运转?观古明今,所以提高公务人员待遇是廉政的基础。而且事实上不仅能够生活,而且比月薪5000多元的生活的都好,你说这怪不怪。观古明今,所以提高公务人员待遇是廉政的基础。

对于老残清官误国的观点,我看不如改成昏官误国才好。

四黄河水患

1翠环的故事

勘测治理黄河官员的黄人瑞和老残一起在冬天的炕上喝酒,旁边有两个妓女翠花和翠环,翠花侍候黄人瑞,翠环侍候老残。喝完酒后,黄人瑞抽着大烟和老残听翠环的故事。

翠环是姓田,家里在齐东县有两倾(也就是200亩)地,再加上铺子,家里总共也有三万贯的家产。当时物价一两银子=两贯700文铜钱=600元人民币

3万贯/2.7=1.1万两=1.1万✘600=600万人民币

这样一个百万级别的大财主家里的千金,老残道:怎么就会穷了呢?

翠花说:那才快呢!不消三天就家破人亡。

六月十五三更天,人还在睡觉,那水就来了,人往外跑的时候,水已经过了屋檐了。大水到了齐武县城门,翠环家粮仓里的粮食全给搬了去堵水,筑墙。最后从粮仓里扫了扫只有两三担粮食了。城外一处屋顶上有200多人,有人开船给送馒头吃,有人竟然不想坐船走,因为有免费馒头吃,多好啊。但是倒是想走,还真接不过来。第二天夜里就听轰隆一声房塌了,屋顶就只剩下七八十人了。

翠环的父亲没有音信,估计被水冲走了。因为挨不过饿,所以就被卖了。接着奶奶去世,母亲去世,只剩下弟弟寄人篱下,除了自己生活还要寄钱给弟弟。先下这么好的日子也要结束了,因为马上就要卖给蒯二秃子,他凶得很,没有客人,就要用火筷子烙人。翠环的惨日子还在后面呢!

2水灾之祸


民埝就是在大堤里修筑的防水的堤坝!是用来防洪第一步。山东巡抚宫保主要治河策略便是人不与河争地,于是便废弃了民埝,退守大堤。结果洪水来了,没有阻挡。

3高智商老残先救妓女,再献治河策。

老残用三百两银子赎出了翠环,黄人瑞也用三百两银子赎了翠花。做了一件善事。那是因为翠环与翠花虽然深陷囹圄,但是依然有情有义,有良心。

黄河水患重灾区在黄河下游山东,下游水量增加,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决堤是经常的事。老残在山东和宫保见面时,宫保首先咨询的便是黄河治理之策。老残献策:疏通为主,多建水坝,多分流过多的河水。

如今山东河南等地最应该庆幸的是黄河的断流,黄河一断流,水患就没有了。有谁知道,黄河之水可是逼良为娼,冲毁家园,吞噬无数生命的罪魁祸首啊!大清 面对黄河水患,真是无能为力 。

读完《老残游记》,掩卷沉思,高智商智囊老残犹在眼前,唯一不敢苟同的就是清官误国的说法。

《读老残游记有感》


刘鹗

神医救人亦救世,

昏官酷吏把民逼。

衙门站笼冤屈大,

良家从妓始埝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