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朋友圈没有出现过恒大的卖房信息,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你是土豪;要么这辈子你就没迈出过铁岭莲花乡池水沟子。 毕竟,恒大集团除了有89000名员工的“外部销售网络”,更有超过260万人的“体系外地产销售人员”。这种通过拉人头的方式聚拢的松散销售队伍,为中国恒大(03333.HK)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只是,恒大得注意,千万别拖欠承诺的佣金。 这几年,恒大陆续砍掉恒大冰泉、粮油、奶粉等快消业务,将集团业务重点收缩回归到地产,之前投入重金的金融、旅游、健康业务,也统统在为地产业务服务。 如此一来,恒大自然也要想办法多卖些房子,除了人海战术,搞点文化旅游概念,统统做成精装房,参与政府项目多拿地,等等套路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了,这些套路大家都在用,只是很少有人像许家印用得那么声势浩大。而且,这些套路本无恶意,只要不把你套住买了不适合自己的房子。 2016年,恒大已经超越万科成为房企一哥,体量自然不在话下,可是质呢?口碑和品牌呢?关于恒大房屋质量问题的新闻到处都是。 销售“外援”的钱还没给呢 这几天,恒大地产招聘“兼职销售员”的广告和随之而来的非议,把恒大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恒大集团要求旗下89000名员工,每人发展30人注册恒大的线上平台“恒房通”,通过这种方式推荐客户到恒大买房子,“兼职销售员”可以提成1%。所以恒大打出的广告是“工作之余,轻松赚10万,成交即获佣金1%”。 企业卖了房子,有需要的人买了房子,中间人赚了佣金,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事实可没这么简单。 这种病毒式营销其实跟微商差不多。熟悉微商的人知道,这种“销售模式”只适合卖快消品,比如说面膜,用完就完了,如果没达到“马上俏十岁”的效果,大不了下次就不买了。 房子不一样,买了就要自住,或者租给别人住。需要强大的后续服务,如果房子出了什么问题,谁负责?这260万“兼职销售员”肯定是拿钱就走人了,恒大且得负起责任,别像有些保险公司一样。 关键是,最近有媒体报道,有“兼职销售员”帮恒大卖了房子,可佣金迟迟没到位。也不知道,经媒体介入后,拖欠的“兼职销售员”的佣金发到位了没。 做主题公园跟卖房是啥关系? 今年年初,许家印搞了件大事。1月11日,恒大召集7位“世界顶级主题公园设计大师及其团队”,与许家印商议“恒大童世界”的设计方案。 这个“恒大童世界”是许家印准备拿来叫板迪士尼主题公园,一上来就要做“世界最大的规模和最顶级的档次”。 要知道,当年王健林喊着做“万达城”的时候心气儿一样高,可是呢,“万达城”这个宏伟的计划已经搁置了。其中的亮点之一,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因为游客数量低迷,直接暂停营业。 要知道,数据显示,中国约300家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主题公园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经营业绩的只占10%,近70%则处于亏损状态。 恒大也不傻,为什么要不断在旅游业务上烧钱?一方面可能真的是为了拓展旅游产业。然而,最直接的还是给住宅和商业带来附加值和销量。 比如说,恒大旅游业务线上的明星——海花岛,第一期开盘时就签下120亿元的销售合同,现在房子已经卖到了第三期。 “恒大童世界”项目之一——恒大湖南海花谷,就规划了2970亩的地产板块,投资260亿元。 做房地产拿到地才是王道 恒大这些年转变思路,回归房地产主业,并且由“开发商”向“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恒大积极参与政府项目,积累土地和项目。 可能有人会觉得,拿地有这么难?还需要付出这么多时间、精力、资金和资源? 对地产商来说,拿地可是一门“技术活”,可不仅仅是价高者得那么简单,拼的可是一家企业的综合实力。 这些年,恒大在足球、排球上投入巨资,恒大淘宝(834338.OC)3年亏近20个亿,但是这笔投入却为恒大和许家印赢得了“人品”。 精装修其实也是个套路 还有一个套路,其实太常见了,大家对恒大的认知也是这样,绝大部分做精装房。 早些时候,恒大的确通过高性价比的精装房打出了品牌,但是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最大的动因就是高利润。你以前买房子,装房子,地产商、装修公司、建材商等都要赚钱,但在恒大这里,一次性收割。 反正,之前有个朋友买了恒大的精装房,基本上又自己装修了一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