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前预习学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10-21

【导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识记真理的含义。

2、理解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

3、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二、预习内容

1、真理的科学含义

2、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有真理和谬误之区别?                                  

                                                                        

3)怎样理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具体的。(为什么?)

                                                                             

2)真理是有条件的。(为什么?)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为什么?)

①认识主体的限制                                                             

②认识客体的限制                                                             

怎样对待?                                                        

2)认识具有无限性。(为什么?)

①认识的对象──                                

②认识的主体──                                

③认识的基础──                                

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①认识运动的图示:                                                  

②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提出疑惑

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 

2、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发展真理的思想。

二、学习过程

探究1毛泽东说:“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材料中的“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包含的哲理是什么?

探究2、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20083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8年物价涨幅目标控制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在8%左右。这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农民种地   ②科学家进行科学   ③工人做工   ④教师讲课

  ⑤学生学习   ⑥经济体制改变   ⑦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⑦

3、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⑥

4、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科学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革命性

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主张

A.真理都是不确定的                  B.真理都是有阶级性的

C.真理都是绝对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3.真理是相对性的是指  

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

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的检验

4.尊重权威,不但等于盲从和迷信权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

5.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这说明

A.真理是可以认识的,必须反对不可知论

B.真理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反对形而上学

C.真理是客观的,必须反对唯心主义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必须反对教条主义

8.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的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程度。”材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D.认识是无限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10.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二、简答题

11、辨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个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是永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