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剧透历史 2020-10-21

1642年,皇太极向明朝抛出了和平的橄榄枝,主动进行求和。听到皇太极主动求和的崇祯和大臣们简直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这个时候明朝和清廷刚刚打完松锦大战,明军全线溃败不说,此外更是有祖大寿、洪承畴等明朝将领投降了清廷。此时的明朝损失惨重,正处于危急时刻,山海关外的形势已经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

那么在全面获胜的时候,皇太极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反而选择通常只有战败方才会提出的求和呢?

经过松锦大战,其实不止明朝损失惨重,清廷一方同样也是损失惨重。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皇太极短时间内无法再集结调动兵力进攻明朝,清廷同样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逐步消化新占领的地区。

而且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清贵族们,一开始根本没想到区区几万八旗军,居然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万历年间侵朝的丰臣秀吉举兵20余万,几年后也落得个灰溜溜退场的结局,相比于丰臣秀吉,八旗军的家底显然规模小去许多。

因此,满清贵族对当前取得的现状是感到意外和满足的,具体到外在表现,就是皇太极主张与明朝的议和。相反,主张继续南下的反而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投降清廷的明朝将领们。

终究,皇太极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主动向明朝一方提出了议和,而且条件还十分优厚。议和条件主要有四条:

明朝逃进清廷境内的人口,清廷会遣返回明朝;明朝每年可用财物换取清廷的人参等物资;双方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两国宣誓,为兄弟之国。

从这四条来看,条件算是十分优厚了,不仅约定了停战协议,而且明朝方面还不用像宋朝那样付给辽国、西夏、金国大量岁币花钱买和平,更不用跟赵构向金人称臣一样自降人格,人家皇太极只是要求平等的待遇搞贸易互惠。

可能也就是兄弟之国这一条,对于明朝来说可能会感到屈辱,毕竟在明朝眼中,清廷还是野蛮的外族,怎么能够挑战朝贡体系中明朝的地位,跟“老大”平起平坐呢?

站在审时度势的角度,明朝完全可以同意议和,从关外、中原两线作战的泥潭中拔出腿来,先集中力量平定中原和关中的农民起义,再休养生息个几年后对满清进行反击。

那么崇祯为何最终没有同意议和呢?

说到明朝,大家可能脑海里就会浮现这么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诚然,明朝的骨气的确令人钦佩,但有时候太死心眼也会是一种束缚。

崇祯的祖宗,朱元璋驱逐鞑虏、朱棣五征蒙古,都那么有骨气,而轮到他却“屈辱”地要和外族议和,恐怕崇祯一时难以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

也就是说,崇祯他不想自己提出同意议和,他拉不下这个脸。他希望的或许是大臣们跪地请求他为了国家社稷同意议和,然后他“无奈”选择议和。

但明朝的大臣们有一些是真的死要名声,不同意选择屈辱的议和,要坚持他们的骨气。当然,或许大臣中也有人认同要和清廷议和,但却不会有人说出来,毕竟他们都要所谓的“名节”。

再说了,谁知道如果他们有人提出议和,崇祯会不会不同意,直接把他们的头给砍了啊?

就这样,崇祯和大臣们形成了一种僵局。没办法,崇祯不想在明面上提出议和,但又不得不议和。

这时,陈新甲出现了,陈新甲主动向崇祯提出要与清廷议和。一开始,崇祯帝装出一副不同意的样子,对陈新甲大加训斥。之后,崇祯又询问各位内阁大臣的意见。

明面上看起来,崇祯这是在寻求诸位大臣的意见。但实际上,这就是崇祯想在阁臣中找替罪羊,一旦议和失败,就可将罪责推在阁臣身上,自己不会有任何责任。

大臣们也不傻,一个个摇头晃脑,就是不明说要议和。最终,崇祯还是暗中嘱咐陈新甲与皇太极议和。据《明史》记载,崇祯曾对陈新甲说到:“可款则款,卿许便宜行事。”,之后又嘱咐陈新甲要严加保密——“外廷不知也”

于是,明朝代表团最终出使清廷,皇太极也十分重视这次议和。回到北京后,明朝代表团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

议和本就是偷偷摸摸的,陈新甲上报崇祯自然也是要暗中进行。但是,意外发生了!陈新甲的仆人并不了解情况,居然把本要暗中上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

结果,到了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大臣纷纷表示不同意,上蹿下跳,就是不肯接受屈辱的议和。

这下,崇祯可就下不来台了。为了推卸责任,崇祯把陈新甲当作议和的替罪羊给杀了,同时又硬着头皮拒绝了皇太极的议和条件。就这样,明朝“拒绝”了皇太极的议和,将帝国推向了深渊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