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愤青”耽误的大明

 寒龙cc3a2ufypu 2016-06-20

提起明朝灭亡的原因,各路史家众说纷纭,其中较为主流的是大明在小冰河期导致的农民起义、内部腐败和外部压力的三重压力下走向了灭亡。但笔者认为这三项因素虽然对大明有着毁灭性的破坏,但如果处理得当,大明未必会满盘皆输,毕竟虽然北方久经饥荒与战乱之苦,但富庶的江南未受破坏,大明还是有可退之地的。如果大明的臣子但凡有点脑子和忠心,至少也能落得个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只可惜大明的大部分臣子们,不仅没有脑子、没有忠心,还是些活脱脱的愤青,他们亲手将大明拖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首先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愤青:“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有极端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思想言论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二是标榜爱国,动不动以爱国者自居。三是轻言战争。动不动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四是拒绝妥协。对意见相左之人进行人身攻击,丝毫没有协商讨论的余地。遗憾的是,明末崇祯皇帝手下的臣子们,就是这样一群脑残的愤青,正是这群愤青使得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崇祯

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大明一直是败多胜少,就连袁崇焕任督师时也仅能勉强对峙,以守为攻。在松锦大战之后,明军主力更是几乎全军覆灭,此时的大明从军事上讲已绝无可能收复辽东。但是尽管连战连捷,皇太极对于消灭大明依然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大明人多地大,物产丰富,而自己所处的辽东不过穷乡僻壤,综合实力上讲与大明依然有着质的差别。此时的皇太极真正想要的,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是辽东这一亩三分地,他也不想篡夺大明的皇位,只希望大明皇帝能对其平等相待,承认自己在辽东的主权与统治地位。一连串的胜仗不过是皇太极用于谈判的筹码,与大明讲和才是其一贯的目的与方向。皇太极想议和,崇祯更想,此时的大明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再加上杨嗣昌曾断言亡大明者非胡虏而在内贼,崇祯也想趁用议和来换取时间,以求整肃内部,专心对付李自成。至于皇太极,则完全可以效仿汉朝,先忍气吞声,休养生息,羽翼丰满后再一雪前耻。毕竟大明什么都不缺,就缺时间。于是在崇祯的授意下,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与皇帝筹划讲和。皇太极热情接待了马绍愉等明朝来使,在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磋商后,将其送回大明边境。


目前来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不料,当马绍愉返回京师,将议和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给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后,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朝廷抄送诸臣的报告),未请示陈新甲就拿出去交给各部门传抄。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本来是秘密进行的议和,一下子被群臣百官阅览,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由于此事实为崇祯皇帝授意,起初崇祯还想袒护陈新甲,对其没有过多追究,还将大臣们的奏疏压下不发,希望此事不了了之。但没想到,此事越闹越大,根本没有停息的迹象。迫于朝野舆论的压力,一向以好面子著称的崇祯皇帝改变了最初的想法,他不愿给别人留下一个无法应付时局、向“蛮夷”低头的形象。崇祯随即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降旨责令陈悔过。实际上,这个处罚还是比较轻的,毕竟陈新甲是为崇祯背的黑锅,崇祯不能不保。事到如此,虽然议和之事已不能再提,但陈新甲若能识时务明哲保身,结局倒也不会太坏。但陈新甲因为背了黑锅觉得冤屈,不但不好好反省,反而曝光了崇祯给他的敕谕。这下崇祯可真是忍无可忍了,他处死了陈新甲,保全了面子,但却永远关上了议和的大门。表面上看议和失败是由于陈新甲书童的疏忽,实质上是整个朝野为“愤青”舆论所绑架。就像杨嗣昌在上疏中指出的:“我朝抚赏为弱敌之第一策”,是为国家“久远真切之计”。无奈满朝文武之中,持这种见解的人少之又少,少数几个明白人也被诸愤青骂的狗血淋头。议和之事就此泡汤。

但如果愤青们仅仅是这一次精神失常,国家还不至于陷于万劫不复,可是脑残的愤青们是不会就此打住的,他们又迎来了宣扬他们“爱国主义”的机会。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十分危急。大臣李明睿建议南迁,他认为,只要南迁,就能缓过气来。当年宋高宗赵构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南宋,又延续了150多年,而且当年成祖迁都北京时,设南京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比当时宋朝的情况要好得多。李明睿表示,江南富庶,南迁或有希望,留在北京只有死路一条。谁知,宰相陈演反对南迁,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扬扬,谣言四起,人心大乱。他还指使人连上奏章,攻击南迁是别有用心,是“邪说”,要求严肃处理李明睿。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官员都有着愤青的思维,他们坚决反对南迁。为什么这些士大夫如此反对后退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保护自己财产,也就是私利上的考虑,毕竟人虽然可以走,但官员们的美宅良田不可以走,而且到了南京,官员数量冗余,自己很有可能官位不保。但是如果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考虑,如果大明亡了,自己不但财产官位保不住,小命都有可能呜呼,所以光从功利上讲,还是有点说不过去。所以笔者认为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士大夫阶层长期被正统教育洗脑,坚信撤退可耻,在政治上不正确,心里不一定不不知道南迁的好处,但却没人敢犯这个忌讳,就像现在的愤青明知实力可能不如美日,依然打肿脸充胖子主动言战一样。经他们这一闹腾,南迁之事也就这么黄了。后来,李自成大军此时已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北京危急。崇祯终于忍不住了,毅然决断立即南迁,但此时京城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了。

崇祯遂崩,大明遂亡。大明亡了,那些平常闹腾的愤青后来怎么样了呢?有没有殊死抵抗,以身殉国?答案是没有,如果说宋朝言战的士人们还敢于为了气节投海自尽。那么明代的愤青与之相比,不过是一群流氓,他们早已在身上大贴“顺民”排队迎接入京的闯王了。不过对于这帮前朝余孽,李自成一点都不感冒,他们换来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刘宗敏的一顿皮鞭,在刘宗敏的酷刑之下,大臣们供出了7000多万两他们私藏的白银,相当于明朝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而当时崇祯苦苦哀求他们捐献饷银资助军队,救国家于水火时,所获饷银不足20万两。

明朝本有着延续的机会,却亡于区区愤青的口舌之利,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但在唏嘘之余,我们更应以史为鉴,切勿重蹈覆辙。

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作品  文/深刻而不死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