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校笺译

 东方欲晓10 2020-10-21
作者:蒹葭风吹

【原文】                【今译】   

下官人间独傲,          在下人间孤独自傲,

海内少徒[2]。             海内少有同类。

志不屈于王侯,          志不屈于王公侯爵,

身不绝于尘俗[3]。         身却沦于尘世凡俗。

孤吟五岳,              独自吟哦于深山大川,

长啸三山[4]。             高声啸咏于蓬瀛仙境。

昔往东吴,              昔游长江东岸的吴国之地,

已有梁鸿之志;          已有梁鸿隐逸遁迹之志;

今来西蜀,              今来中土西边的巴蜀之境,

非无张载之怀[5]。         非无张载称疾还乡之怀。

况乎践名场,携胜友,    何况赴约名胜场合,携手良朋益友,

风月无几,琴酒俄乖,    闲适生活无多,琴酒诗书多违,

半面十年,              半面之识十年犹记,

一别千里[6]。             今日一别远隔千里。

何少府故人攀桂,        故友何少府科举及第,

抚金石而论心;          抚爱金石之谊而倾心交谈;

韩法曹新识班荆,        新知韩法曹路途相遇,

临江湖而执手[7]。         逢临萍水之交而握手相顾。

离亭北望,              送别的离亭凝神北望,

烟霞生故国之悲;        山水景色萌生故乡之悲;

别馆南开,              客居的馆舍寂寞南开,

风雨积他乡之思[8]。       风雨旅程积累异乡之思。

于时苍云寡色,          此时天云灰无色,

白日无光[9]。             太阳惨淡无光。

沙尘起而桂浦昏,        风沙扬起河岸昏黑,

凫雁下而芦洲晚[10]。      野鸭飞回洲渚色晚。

傍临苍野,              旁临青翠苍茫的原野,

霜风橘柚之园;          家家都有霜风吹打的橘柚之园;

斜枕碧潭,              斜靠清澄碧澈的水潭,

夜月芙蓉之水[11]。        夜月映照荷花覆盖的涪江之水。

既而登临惜别,          既而登山临水依依送别,

骖驾少留[12]。            一车三马稍顷停留。

季札何人,              春秋季札何等高人,

亲逢赠缟;              出使中原馈赠绢带;

子荆不敏,              西晋孙楚恃才傲物,

思挂倾城[13]。            离任高迁倾城相送。

惆怅北梁,              伤感于北面的桥梁,

揖琴台而渐间;          拜相如旧居而渐行渐远;

徘徊东道,              流连于东边的道路,

思锦署以行遥[14]。        想织锦官署而且行且歌。

嗟乎!人事乖矣,        啊!世事人情乖违,

江山远矣[15]。            家乡故土远离。

请命离前之笔,          命笔题诗分离之前,

为题别后之资[16]。        为作别后思念之资。

五际飞文,              五种时辰文采飞扬,

想群公之不让;          想必群公当仁不让;

一言有赠,              一字为韵成篇有赠,

知下笔之有神[17]。        当知诸位下笔有神。

【校笺】

校:《全文》无异。   

[1]公元671年作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王勃游蜀先过绵州,经梓州、金堂、德阳、什邡、成都、九陇、绵竹等地后,再过绵州返回长安,是游蜀期间所作的最后一篇文章。王勃游蜀后期思想矛盾突出:厌倦官场又想有所作为,尤经官场失意;老父负担沉重,“飦粥不继”,父兄逼命(《送劼赴太学序》);游蜀千里,已逾二年,旅途困顿,思归心切。经过较长时间的犹豫、盘桓,于绵州决计返回长安参选。席间当有老友薛升华等为之别(参《重别薛升华》诗),故心情较为愉悦。

北亭: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四.绵州.楼阁》:“江楼,枕城之东隅,上有唐《江亭记》”,并引唐.杜甫《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 杜使君江楼宴》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九.绵州》引杜甫此诗,又引唐.卢照邻《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诗、王勃本文,则此亭在绵州城东,当为供歇息送别的离亭。文内“桂浦、芦洲”,亦当指江边。    群公:诸位。   宴序:古人交通极为不便,远行一般要送别。宴序即酒食送别并做纪念文章。序,文体名。

[2]校:“下官”,《英华》注“一作下客”。

下官:本为官吏自称谦词,《晋书.范弘之传》:“下官轻微寒士。”唐始不论地位、男女均可作自称谦词。王勃此时白身。   海内:宇内,国内。   徒:犹言类、同类。《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

[3]尘俗:凡尘俗世。

[4]五岳、三山:泛指,犹言三山五岳、江河大地。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西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5]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一带。三国时吴国地处江东,故称。西晋.左思《咏史》诗:“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王勃在沛王府期间的667年曾有东吴之游。   梁鸿之志:隐逸高远之志。东汉梁鸿,受业太学,博览无不通。娶丑贤之妻,避居深山,耕织为业,齐眉举案。作《五噫之歌》讥讽时政,逃往齐鲁、东吴。闭门著述,疾困而亡。   西蜀:蜀,今四川省。因在西边故称西蜀。

张载之怀:亦犹无复仕进、归家隐逸之怀。西晋.张载,字孟阳,博学有文,官至中书侍郎,见世方乱,称疾告归,卒于家。与弟张协、张亢并称“三张”,现存《张孟阳集》。

[6]况乎:何况、况且。《孟子.万章下》:“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践:赴、前往。《左传.哀公十五年》:“不践其难。”

名场:名胜之场,名流聚会之场。   胜友:良友。南朝.陈.释慧恺《摄大乘论序》:“禀承训义,游寓讲肆,多历年所,名师胜友,备得谘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所云碧山堂尚书者,即东海徐健庵司寇,领袖名场者也。”   风月:清风明月等闲适之事。《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徙倚云日,裴回风月。”   琴酒:文人逸士常携之物。亦代指闲适生活。   俄乖:违背、背离。《唐代墓志汇编.隋故朔州长史徐君墓志铭》:“遽动津门,俄乖世道。”

半面:半面之交,犹记于怀。《后汉书.应奉传》:应奉访袁贺,袁正值出门,于车上“出半面视奉”,后数十年识而呼之。《北齐书.杨愔传》:“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7]校:“识”,《英华》作“饯”。

何少府:当为本次送别在座之人,具体人事不详。   少府:县尉(县令的佐属)别称。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赞公少公》:“唐人呼县令为明府,丞为赞府,尉为少府。”   故人:故交、熟人。

攀桂:当指科举登第。唐.贾岛《青门里作》诗:“若无攀桂分,秪是卧云休。”   抚:抚爱、爱护。《尚书.泰誓下》:“抚我则后,虐我则讎。”   金石:比喻金石之交,坚贞不渝的友情。金石,金、玉。   论心:倾心交谈。西晋.陆机《演连珠》之二十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韩法曹:亦当为本次送别在座之人,具体人事不详。   法曹:州府官职。据《唐六典》,视所在州上中下为从七品至从八品下,执行法令、鞫狱定刑、缉捕盗贼。   新识:新交。   班荆:铺荆、布荆,班荆道故的简称。言朋友相遇于途,席荆而坐,共叙情怀。班,布也。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东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犹言萍水相逢。  执手:犹握手,言思望之甚。《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8]离亭:城外道旁供歇息送别的亭子。南朝.陈.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参[1]。   北望:王勃家乡、京城方向在绵州之北。   烟霞:泛指山水景色。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故国:故乡、家乡。唐.曹松《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别馆:客馆。北朝.周.庾信《哀江南赋》:“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风雨:危难或恶劣的处境,言羁旅困顿。《汉书.朱博传》:“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他乡:异乡。

[9]苍云:青云。苍,青也。   寡色:无色。南朝.梁.江淹《恨赋》:“陇雁少飞,岱云寡色。”  

[10]桂浦:载有桂树的水岸。南朝.宋.鲍照《喜雨》诗:“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   凫雁:单指野鸭。战国.楚.宋玉《楚辞.九辩》:“凫雁皆唼(shà 霎)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芦洲:生长芦苇的洲渚。

[11]校:“风”,《项本》注“一作封”。   “夜月”,《英华》作“直断”,《项本》作“雁断”并注“一作夜月”,《张燮》作“雁断”。

苍野:青色苍茫的郊野。   橘柚之园:蜀郡家家户户皆有橘柚之园。西汉.扬雄《蜀都赋》:“西有盐泉、铁冶、橘林、铜陵。”西晋.左思《蜀都赋》:“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   芙蓉之水:芙蓉(荷花)覆盖于水面。东汉.张衡《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12]登临:登山临水。战国.楚.宋玉《楚辞.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骖驾:三匹马拉的车子。三国.魏.曹操《气出唱》诗之一:“乘驾云车,骖驾白鹿。”骖,一车三马。  少(shǎo):稍,少顷、短暂。

[13]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封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贤明博学,出使中原各国,《史记.吴太伯世家》有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苎衣焉。”缟带,白色生绢带。   赠缟:赠送朴质之衣饰,比喻深厚的友谊或朋友间的馈赠。   子荆:西晋名士孙楚,字子荆,才藻卓绝,官至冯翊太守,《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有卷。   不敏:不敏捷、不敏悟。《国语.晋语二》:“寡智不敏。”孙楚恃才傲物,特立独行,多有典故,是为不敏。《晋书》有传。   思挂:思念挂念。

倾城:孙楚任征西大将军、扶风王司马骏之参军,离任时有《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陟阳,地名。候,亭也。

[14]惆怅:失意、失望而伤感、懊恼。战国.楚.宋玉《楚辞.九辩》:“惆怅兮,而私自怜。”   北梁:泛指北边的桥梁,代指送别之地。西汉.王褒《楚辞.九怀.陶壅》:“济沧海西蝉蜕,绝北梁兮永辞。”南朝.梁.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诀北梁兮永辞。”

揖:拱手行礼。   琴台:西汉.司马相如旧居。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成都府二》:“王褒《益州记》曰:司马相如宅,在州笮(zé 泽)桥北百许步。李膺云,市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今海安寺南有琴台故墟。”南朝.梁.简文帝、唐.卢照邻、唐.杜甫等于此有诗。   渐间(jiàn 见):犹言渐远。间,隔也。   徘徊:流连。《汉书.杜钦传》:“犹叹息咏怀,宿夜徘徊,不忍远去。”  东道:泛指通往东边的道路。唐.庾抱《骢马》诗:“发迹来东道,长鸣起北风。”   锦署:成都旧城有大城、少城之分,少城为掌织锦的官员署府,故有锦城、锦官城之谓。后作成都别称。今成都市有锦官城故址。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道西城,故锦官也。”北朝..庾信《奉和赵王途中五韵》:“锦城遥可望,回鞍念此时。”   行遥:犹言行谣,即边行边歌。东汉.班固《幽通赋》:“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语本《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15]嗟乎:感叹。《韩非子.内储说下》:“炮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   人事:人世间事。《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焦仲卿妻》:“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乖:背离、违背。《周易.序卦》:“家道穷必乖。”   江山:犹言江山故国。北宋.苏轼《杭州谢上表》之二:“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

[16]命:命笔、使用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意得则舒怀以命笔。”   别后之资:别后思念之资。

[17]校:“有”,《张燮》作“留”。

五际:《汉书.翼奉传》:“《易》有阴阳,《诗》有五际,《春秋》有灾异。”唐.颜师古注引不一: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为卯、酉、午、戌、亥;《诗经》纬、《诗经》注家又有它说。大约指五种时刻、时机。研究不够,学界不明其然。  飞文:文采闪耀。东汉.班固《东都赋》:“焱焱(yàn 宴)炎炎,扬光飞文。”   一言:一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