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医生|说说肠易激综合症的针灸治疗

 文汇秋雨书馆 2020-10-22

 【嘉兴市第一医院宣】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曾称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黏液性结肠炎”等,但实质上肠道并无炎症,功能异常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黏液性大便,常伴有消化不良、植物神经紊乱及轻度精神症状。

         体检可触及乙状结肠肠段有敏感性压痛。血、尿、大便常规检查、X线钡剂造影并无器质性改变。纤维肠镜可见肠管痉挛,充气激惹性疼痛,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极轻度的充血、水肿。该病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本病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证范畴。本病因情志所伤,或饮食不节,或六淫入侵,导致脾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病。众所皆知大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伤脾等,现代研究亦证实情志过激,影响皮层兴奋性改变(增强或减弱),通过迷走神经的中枢核团影响肠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出现胃肠道运动、分泌和感觉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等。还可引发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呈现免疫紊乱,发生自身免疫性炎性反应疾病,如肠易激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

针 灸

    针灸治疗该病特色明显,无毒副作用,通过针灸治疗,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何谓正气?就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君不见有的感冒数日即愈而有的则数月方愈,可见正气的重要性,针灸治病就是通过疏通经络,达到调理脏腑,扶助正气的目的。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具体分为以下四型治疗:

1

       肝气乘脾型:由于忧郁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逆犯脾胃,纳化失常,迫气下行而致。简言之,就是心情郁闷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大便清稀,水气并下,泻后痛缓,与情绪有关。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

2

        脾胃虚弱型: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水谷下注,并走大肠而致。简言之,就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吃得太多或太油腻等导致。临床表现为大便溏泻,遇油腻甚,腹胀不适,食少纳差,面色萎黄,身倦肢困。舌质淡,苔白,脉象细弱。

3

    寒湿阻滞型:由于外感寒邪,内伤饮食,累及脾胃,寒湿内生,阻遏脾阳,下注大肠而致。简言之,就是受凉或吃冷的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便溏或泄,粪质清稀,或下白黏,里急后重,头身重困,脘闷纳呆。舌质暗淡,苔薄白,脉象沉细。

4

        脾肾两虚型:由于久病不愈,引起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职,大肠传导失常而致。简言之,就是亏虚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五更泄泻,完谷不化,泻后腹痛,迁延日久,腰膝酸软,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迟。

   针刺治疗亦分型取穴,肝气乘脾型取太冲,三阴交,阴陵泉,公孙,肝俞,脾俞等穴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脾胃虚弱型取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三阴交等穴以健脾益胃,理气温中;寒湿阻滞型取外关、合谷、风池、大椎、阳陵泉、中脘、天枢、脾俞、胃俞等穴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脾肾两虚型取关元、命门、脾俞、肾俞、太溪、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以健脾补肾,温阳固涩。针刺手法应虚补实泻。一般隔日治疗一次,一周三次为宜。灸法治疗以隔药饼灸治疗为主,通过健脾燥湿、温阳益肾的数味中药打磨成粉,制成药饼,放置在腧穴上,再放上艾炷施灸,一般连续施灸3次,灸后以胶布固定2-4小时自行揭去,患者灸治过程中脘腹部温热舒适,灸后胃肠疼痛不适常可缓解或消失,灸的穴位一般取双侧天枢,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一周一次至三次均可。

   总之,针灸治疗该病通过解除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治其标,调理脏腑亏虚治其本,达到标本皆治之效。

 (作者  张爱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